道德经第四十五章(杨鹏校订本)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如屈,大巧如拙,大赢如肭。燥胜寒,清胜热。清净可以为天下正。
文:张慧姝
01
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文化心理上对于“缺”的排斥
苏轼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家喻户晓、广为传唱,尤其在花好月圆的中秋时节,更是被人常常吟诵。人们借此诗传达对于好景常在、好梦常留、圆圆满满等“大成”状态的期盼;同时,又流露出一种因生命中不确定因素而造成的好事难全、好景不长等缺憾的感伤。因此,当我们重提老子的“大成若缺,其用不弊”时,有些逆文化心理而动。
你看,在鲁迅《再论雷峰塔的倒掉》中提到的“十景病”,非常生动地刻画了中国人这种普遍的凡事追求十全十美的文化心理:
我们中国的许多人……大抵患有一种“十景病”,至少是“八景病”,沉重起来的时候大概在清朝。凡看一部县志,这一县往往有十景或八景,如“远村明月”、“萧寺清钟”、“古池好水”之类。而且,“十”字形的病菌,似乎已经侵入血管,流布全身……点心有十样锦,菜有十碗,音乐有十番,阎罗有十殿,药有十全大补,猜拳有全福手福手全,连人的劣迹或罪状,宣布起来也大抵是十条,仿佛犯了九条的时候总不肯歇手。
千方百计停留在完美的状态,即使有缺陷,距离完美还有距离,也要掩饰一下,伪装一下,人造一个“十全十美”的假象,让想象停留在完美之中。这种文化心理上的偏好与诉求,滋生了伪善与造假,显然是有诸多问题的。可是,当几近完美的事物一直处于完美的状态,就是完美了吗?
举个例子吧。唐诗经过初唐,经过李白、杜牧、杜甫、李商隐等大家的发展,达到的成就已经是相当高了,说是“大成”也毫不夸张了吧。那么,它就一直停留在那个“至善之地而不迁”了吗?那是它最完美的状态吗?历史上唐诗的发展走向告诉我们,非也。
鲁迅也毫不留情面地指出:“革命无止境,倘使世上真有什么'止于至善',这人世间便同时变成了凝固的东西。” 《而已集·黄花节的杂感》
若大成不是完美,究竟什么是完美?
02
花未全开月未圆
求缺的心态
大成若缺,有一种较为常见的解读,就是指一个取得了巨大成就的人要表现得有所欠缺。这种解读与“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谓是一脉相承,在大的成就面前停下来,满则损,谦受益,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无论在个人修身、还是世间功业上都堪称典范的满清名将曾国藩显然深懂这种人生智慧,他为他的书斋命名为“求缺斋”,警示自己万事求缺,也就是做任何事情都要留有余地。“物忌全胜、事忌全美、人忌全盛”,他追求的人生境界是“小满”,他称之为“花未全开月未圆”,并认为这是一种最圆满的人生状态。在给弟弟的家书中,曾国藩这样写到:“平日最好昔人‘花未全开月未圆‘’七字,以为惜福之道,保泰之法,莫精于此。”
《菜根谭》上也说:”花看半开,酒饮微醉。” 这种未全开、未全醉、未全满的状态,是一种心有所期待与憧憬的状态。这种状态距离完美和极致还有距离,还有发展的空间,因此许多文人墨客都认为这是人生最美的状态。平日里人们祝福中常说的“万事如意、事事吉祥”,其实并不吉祥,因为任何事情达到极致,就要往反方向发展,花一旦开全了,就离开凋谢不远了,月一旦全圆了,也就开始一点点缺损了。所以,要的就是“花未全开月未圆”。
皇家故宫紫禁城有房屋九千九百九十九间半,中国最大私人民宅,始建清嘉庆年间的甘熙故居,俗称“九十九间半”;这些数字寓意,接近完美,但离开完美还有距离。现在问题来了,在建造房间的时候,可以人为地确定房间的间数;在全盛的功名前面,可以停下来,自断羽翼,做出舍弃的选择;但是,花不可能一直含苞待放,月也不可能一直在奔向十五的路上。想象可以在未开全、未圆满的状态之中一直停留,但事物还是自顾自的向前发展了,永远处于花开花谢,月圆月缺的循环往复之中。
若花未全开月未圆仅仅只是让想象停留在完美之中,究竟什么才是真实的完美?
03
报残守缺
“缺”是“大成”的条件、是前行的动力
含苞欲放的花儿在尘世之间并不存在。播种--耕耘--开花--凋谢的循环往复就是花儿们存在于世的永恒属性,只有永恒属性才是永恒存在的。“天道圆圆,各复归其根”,是宇宙的和谐的恒定的秩序,这种和谐秩序以及宇宙万事万物的生成,就是宇宙最大的成就。
杨鹏老师说:“循环的规律是存在的,但这并非是圆满的对称循环,而是近似对称的循环,并非是一个完整的360度的圆,而是中间有缺口......没有不确定性和新的创造,这个宇宙就是一个静态的、死寂的宇宙...... 正因为宇宙秩序有“缺”,有不确定性,其功用才生生不息,永远不会衰败...... 创生,就是无中生有,带来过去没有的能量和事物。每次创生,都会打破原有的循环系统,使大循环中出现缺口。在这个意义上,所谓的“缺”就是创生的缺口,也是创生的表现。”(老子为什么会赞美缺口?|杨鹏讲道德经45章)
上文提到过的唐诗的发展,是永远停留在了高不可攀的“大成”状态中吗?并没有,民间渐渐读不懂了唐诗,老百姓就会自己写一些歌来唱,这是事物发展的“缺口”,也是创生的表现。文人士大夫的“诗”,高不可攀;老百姓的“歌”,俗不可耐,两者起初越行越远,但当两者一旦被拉近的时候,新的艺术形式出现了,那就是“词”。
苹果公司的标志,缺了一口的苹果,创意来源是否受到了“大成若缺,其用不弊”思想的影响不得而知,但这个标志却完美诠释了“大成若缺,其用不弊”。这个缺掉的一口,就是大成若缺中的“缺”。这个缺掉的一口,如此明显,是让人真诚地谦卑,我们还没有达到100分,但一直在朝向100分的努力之中。这个缺掉的一口,是离开完美的距离,也是不断前行的动力。“缺”的功用永无竭尽,“缺”就是行走在“止于至善”的道路上永不止息,这种“大成若缺”的状态,才是真实的,才是完美的样子。
郑主持说:“完美是一种永无止境的追求过程和追求状态......圆满是可怕的,因为再无生长的空间。补缺,永远是完美的现在进行时,是常新的生命状态、创造状态,是永不枯竭的再生源。”(郑主持 《说道|《老子》与《圣经》的对话》)
“止于至善”,描画了这样一幅完美的现在进行时的画面。“止于至善”,容易理解成停留在完美至善的境界,或是在至善之前停了下来,这是从“止”的一般释义—停止—出发,这样的解释就读成了静态的画面。然而,我更喜欢从“止”的古义而出发的解读,从“止”这个汉字最本初的含义—一只脚—来理解,“止于至善”就是指行走在通往至善之路上的一串串脚印,这是一幅永不停止的、正在进行着的画面。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也是一幅处于行进发展中的画面,关键是在大成之中看到缺口。那缺口可能就是现实中的缺憾,但换一个角度看,可能又成了创生的突破口。看到缺口,存谦卑的心,才不会时时以完美主义的心态要求别人;看到缺口,化“缺陷”为“突破口”,是创造,是纠错,生命常新,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