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从安徽本科毕业,毕业后就来到上海工作,至今7.5年。从毕业后就开始上班工作一直到现在,期间换了两家公司,也都是无缝衔接,没有gap过一天。前四年做中岗,后3.5年做前台岗。
但是现在,我打算裸辞了。如果要说为什么?那一定有很多原因和理由,譬如宏观行业下行、行业不景气、职业倦怠、心力疲惫等。
但追究根本和直接原因,就是看不到希望赚不到钱,难以在上海正常生活,而不是生存。
针对近期的几点思考,我想和同我一样的你,分享探讨~
---------------------------------------------------------------------
关于为什么离职和选择暂时退出职场?
首先,根据这几年的工作,看到身边的领导同事们,即便非主动离职,因为年龄到了,或者个人和家庭负担等,而逐渐的退出职场,就愈发的感到上班的归宿就是离职、就是被干掉,这是早晚的事。
其次,在职场中很难赚到钱,不少赚到的人也是通过借力公司这个平台而套利。而当下对于成熟行业而言,层级和人脉的固化,属于年轻人的机会少到可以不纳入考虑。上班变得就只是在格子间打一份工,领取一份工资罢了,同拧螺丝又有什么区别?就只是一份为糊口而赚钱的事罢了。
再者,这也与我个人的性格有关,我本就不喜一成不变,被上班和工作压制住了好几年。现在,我想在30岁的关口,带着我30岁的经历,再找回20岁的勇气和抉择。都说性格决定命运,性格指引着我离开,我亦便顺应内心。
---------------------------------------------------------------------
关于离职的担忧和不安?
离职后首先直面的就是没有了每月稳定的收入来源,生活费从哪来?
个人日常花费=房贷/房租+社保缴纳+日常生活开支,对我而言,无房贷,每月有房租支出。社保正在准备成立公司,自己缴纳。日常生活准备适当削减一些不必要的开支,并进行适当降级。在笼统的盘算每月支出后,我的工作积蓄及其生息可以cover我个人20年的基本支出,且这个前提是不结婚不生子,无大额支出。这也便是我7.5年牛马所积累下来的奶,也是我选择裸辞的底气。
日常生活有了基本保障,便进入下一步考量
从固定工作固定岗位出来,走向未知和虚无,一切都是不确定的,如何面对这个迷茫?
首先,上班和创业是一样的,都是一份工作,都是一个岗位,都是去做事情。其次,分清楚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模式和位置所导致的。对于现在企业上班的人来说,这个企业也是最初由创始人在他的工作岗位上所做出来的。
对于想跳出原有打工模式,获取更高利润的我们而言,这种未知和迷茫我认为反而代表着机会。如果他是已知的且很容易上手的,那么早已被吃干抹净,早已成为成熟公司的模式运作,早已无额外附加利润。基于此,可以理解为,这个风险主要在未知,这部分的利润也是来源于未知,来源于未知所带来的附加值,我们对这条路的选择反而更是应该去主动拥抱这种不确定性和位置。
---------------------------------------------------------------------
关于离职后做点什么?
毕竟人生总需要些事情做,积蓄也不足以躺平。对我而言初期有几个想要直接尝试切入的细分:
1、就是利用我原先在工作上所积累的资源和客源,继续为他们服务,这部分业务初期会进行持续性的转化。
2、推进个人IP化,通过网络平台渠道,尝试建立个人IP,搭建志同道合的朋友圈,一起思考,一起做事,一起赚钱
3、线上线下的各种创业和生意圈子融入,相互交流借鉴,发现商机,逐步搭建商业人脉、拓展商业眼界,拓宽个人商业版图,哈哈哈。
4、对资本市场的持续研究和深化,搭建可形成稳定盈利的投资体系。重点在全球债市、美股、商品期货、新兴的资本市场等。理财和投资,也是跟随自己一辈子的事情,且是完全可以将个人资产进行成倍缩减的放缩镜,是可以依此为生的。
---------------------------------------------------------------------
我们关心的,时间点到了么?经验到了么?资产到了么?什么时候是到呢,遇到问题,解决问题,我们需要的就是一种接纳一切的心态,和随时随地解决各种问题的能力。这就是面对和处理任何问题的法宝。
老铁们,远离晚上刷视频千条路,白天醒来走原路的路径依赖,自己精力在每天早晚高低切换,进入恶性循环。
你还在犹豫什么?你要一直上班么?上到什么时候呢?往后看,等59岁的时候,还愿意继续每天到公司坐班么?到59岁还有班上么?到59岁的资产积累可以去实现20岁的梦么?
先开始自我分析,审视自己的过去,现在,展望可预期到的未来的自己。
工作只是人生的一部分,人生和生活才是全部。
听听身边离开的朋友的故事吧。辞职后创业的朋友们,你的现状如何,你的思考是怎样的,给准备辞职的朋友一点借鉴和鼓励吧!
---------------------------------------------------------------------
先让我们看看Deepseek是如何回答的?
裸辞创业三年,从赔光积蓄到年营收破千万,分享几条**真实到扎心**的感悟:
### 一、**“辞职后才开始想做什么”的人,99%会死**
我的失败教训:曾以为开咖啡馆=自由生活,结果发现每天工作18小时比上班更惨
成功关键:**用离职前2年偷偷验证模式**
- 白天做设计师,晚上给企业做品牌咨询(测试市场)
- 在朋友圈卖定制插画,筛选出愿付高价的50个客户(验证付费意愿)
- 用公司打印机偷印问卷,调研了237个中小企业主的真实痛点(锁定需求)
### 二、**“轻资产启动”是伪命题**
你以为的轻资产:
✅ 一个人 ✅ 一台电脑 ✅ 零成本
真实的轻资产:
✅ 前东家积累的客户资源 ✅ 在职时打磨的核心技能 ✅ 3年行业认知变现
我的启动配置:
- 用前司淘汰的设计素材搭建素材库(价值30万的内容资产)
- 带走前同事组建的兼职插画师联盟(现核心团队)
- 前老板介绍的3个种子客户(撑过前6个月现金流)
### 三、**解决小问题比改变世界更赚钱**
曾妄想做“设计师的元宇宙平台”,烧光80万后觉醒:
- 现在帮电商老板**批量P产品图**,客单价2000/月
- 给微商团队做**朋友圈排版培训**,2980/人场场爆满
- 开发“**小红书封面生成器**”SaaS工具,月付费率73%
**血泪经验**:
“让客户为省时间/多赚钱/少麻烦付费,而不是为理想买单”
### 四、**个人IP是创业者的空气**
2023年靠小红书获客463单,核心方法:
1. **暴露弱点**:发“创业踩坑日记”比成功学流量高5倍
2. **精准丑化**:拍“老板跪求设计师改稿”情景剧,吸引真实客户
3. **反向带货**:直播演示“如何用美图秀秀替代PS”,转化高价服务
### 五、**警惕“虚假成功指标”**
- 拒绝过:
✖️ 政府补贴(要养6个关系户才能拿到)
✖️ 千万融资(对赌条款会让我失去控制权)
✖️ 豪华办公室(员工开始攀比装备而非业绩)
- 坚持做:
✔️ 每日更新客户需求清单
✔️ 周三全员参与一线服务
✔️ 利润的30%强制投入产品测试
### 六、**真正的自由=选择客户的权力**
今年做的最爽决策:
- 拉黑反复改稿的客户(即使他年付20万)
- 拒绝服务价值观不合的品牌(某P2P公司)
- 对“急单”加收300%费用(筛选出优质客户)
**创业最大的回报**:
当你说“这个需求我们做不了”时,对方反而加价求你破例
### 给裸辞者的**保命建议**:
1. 先让客户把钱打到你银行卡,再提交离职报告
2. 存够“恶心基金”(能支付前老板三倍工资让你回去的钱)
3. 练习在星巴克角落、医院走廊、高铁上都能工作
**记住**:
创业成功最明显的标志,是前同事开始偷偷问你“能不能带他赚钱”。
---------------------------------------------------------------------
老铁们~
关于辞职的其他思考,关于创业的思考,下期见~
交个朋友,欢迎关注~,推荐~,一起合作~,一起面向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