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十八日夸夸群第一天出现,到进入热搜变得火热,到现在成为大家热议的话题。这实在是有趣。
为什么夸夸群能够如此迅速的扩张呢?
一方面,这是一种对积极向上的生活的向往。如今社会上各类社交软件早已经满足了人们的同他人交换信息的需求。
但是人们内心仍然需要承认和需要尊重。而夸夸群恰恰满足了人们的这种需求。
另一方面是夸夸群的趣味性。在这里,人们不止对真正需要被夸赞的事情求夸,也会分享一些非常有趣的事情,听一听群友的“夸奖”。
不论是夸夸还是骂骂群,大众更需要的是一种情绪的释放,只要情绪的出口在特定的时刻找对了,你不管是什么群都能火起来。都说大家爱跟风,表面上跟的是一种特定行为,特定现象,本质上还是跟随着内心中潜在的情绪上的、情感上的需求。
大家想想,我国的教育向来是由两种体系共同构成的双行道:一条是考试的制度为基础的评价体系,学生时代你有着分数作为比较,而毕业后似乎一切也都能换算成“分数”来进行横纵比较。无形之中,整个社会处在巨大的比较的焦虑之中,今天比房比车,明天则是比娃。另一条路是以严苛、高要求为基础的教育体系,考了80不行,还没有90,考了90不行,还得有100。不管你多少分,你爸你妈都板着脸说,孩子,你看隔壁家的xxx;你看你上次还xxx呢,怎么今儿就这样了呢;你这分数还行,但是还不够啊;于是,你看看手中的140的试卷,默不作声。你看,家庭无形的压力,自我的苛责和社会的压力等等,在日后成长中逐渐汇聚到了一起,就让人逐渐地开始寻求情绪释放的出口。
你看,夸夸群似乎起源于高校,又在各大高校中广泛流行,这自然是有原因的。一方面,当然是因为夸夸群本身就是一个很独特的形式。你可以动用一切手段,找出一切的细节,去构造“虚无缥缈”但是又分外有趣的彩虹屁,甭管夸的如何,您为您所创造的惊天地泣鬼神的夸赞段子感到开心,别人也为自己能被这样花式夸赞感到开心。你夸我我开心,你还一点不难受,吃嘛嘛香,这不就是最优的解决方案吗。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夸夸群,本身就是对(包括高校学生在内的)广大学子的内心诉求的一种解构。你做得好夸你一句本来很正常,但大家似乎都很吝啬夸奖,如果你普普通通,似乎就完全不值得被夸赞了,如果你做坏了、考砸了,那么结果导向性的体系中你一定不值得被夸奖。鼓励和夸赞都成为一种奢侈品了,以至于我国教育专家里大肆提倡“鼓励教育”“爱的教育”。哪个学生不是每天活得很艰辛,但是身边鼓励的人真的很少,哪怕一两句话支持你走过人生艰难的路的人可能都屈指可数。而夸夸群,很好地解决了你在人生中的这一重大需求,且逐步地日常地在你生活里蔓延,哪怕它们并没有多大的实际价值和意义,但是,它们的本身存在,不就是一种精神上的满足吗。
不管我和你认不认识,不管你是真的关心我,想要夸我,不管我到底是什么样的人,至少在这一刻,大家都很用心。夸夸群的各位,你们构建出了一个巨大的“情绪超市”“情绪电商平台”,相信我,你们,是世界上最酷的一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