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念旧、多愁善感,同时也很偏执的人。我喜欢吃大枣,但我只喜欢新疆大枣;我喜欢吃苹果,但只喜欢大凉山的盐源苹果;我喜欢自然风光、民族风情浓郁的地方,但我只偏爱大凉山,大凉山的风景我最偏爱泸沽湖。
没有所谓的“”爱一个人,爱一座城”这样的原因,我喜欢泸沽湖,没有缘由。三年的泸沽湖专职导游生涯,每一次看到她都是莫名的激动和兴奋。和泸沽湖的相遇少说也有100来次,每一次的心情犹如初次的相逢,那种喜爱没有半点的虚假,没有半点的厌倦。甚至连随团的游客也被我的热情感染,她们说,谢导你都来多少次了,见到泸沽湖还这么兴奋?我说就是喜欢泸沽湖,从来没想过有厌倦的一天。
是的,那种深深的喜爱是没有一处风景可以代替,我曾经以为泸沽湖的湛蓝是最独特、最吸引目光、最与众不同的,直到有一天我去到羊卓雍湖,那湖水的蓝让我深深震撼,我站在山顶俯瞰,那一刻内心拥有前所未有的宁静,它让我感动,我的眼泪含在眼眶,那是一种怎样的心情,我至今难以忘怀,震撼大自然赋予的神奇,感动她带给我心灵的冲击,可是在我心里她依然无从取代泸沽湖留下的烙印!
2013年8月,我带着24位自贡的游客从自贡出发,西昌停留,翻山越岭一路颠簸去往传说中的女儿国。西昌到泸沽湖近三百公里的山路,只有不到20公里的高速,雨季,盐源到泸沽湖100多公里,比乡村小道还要难行的崎岖蜿蜒盘旋公路,一路晕车、颠簸,感觉自己仿佛随时要倒下,却要故作坚强,10个小时的车程。当我精疲力尽的到达目的地,当我眼前豁然开朗的一大片湖水,那一刻激动之情无语言表,那一刻她注定深刻于我心中难以忘怀!蓝天白云下静谧的湖水,湖中安静的小岛,飘浮的独木舟,天空的飞鸟,远山白云,绿树青山,一派世外桃源般的仙境……如此美景,怎能不让人着迷!
后来几乎每周一次的泸沽湖之行,已习以为常,但最初的热爱不减却增。
每次在车上跟游客讲到这一段就莫名的被自己感动,会刻意的用缓慢的、深情的语调去诵读:“半个多世纪以前,有一位来自美国的植物学家洛克博士来到泸沽湖定居,他喜爱这里淳朴的民风和优美的自然风光,因而开始研究西南地区的民俗学,他写下的第一本书——《中国西南古纳西王国》。在书中他毫不吝啬对泸沽湖的赞美之情。他说,这是最美丽的一片土地,再也没有比这更漂亮的布景,笼罩这里的是一片祥和安宁的奇景,这真是一个适合神仙居住的地方……”。
泸沽湖的独特不仅在人文也在自然风光,她有一年四季各不相同的风景。春天,桃树、梨树……万花盛开、争奇斗艳,湖水湛蓝、青松绿树,一幅世外桃源之景象。夏天,湖水碧绿,波光粼粼,青山绿树间,杜鹃盛开,景色宜人,凉爽无比,好一个避暑胜地。金色的秋天,大地一片黄澄澄,金黄的秋叶,点缀着周围的青山,湖水碧蓝,波光闪烁,彩霞飞渡,高空雁鸣,呈现出“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景象”。寒冬时节,艳阳高照,翠色茫茫,野鸭在湖里欢快的游荡,大雁在天空自由飞翔,这是野鸭的乐园,这是水鸟的天堂。
母湖、神山,火塘、花楼,摩梭、阿夏,独木舟、木骡房……神奇的泸沽湖畔女儿国,作为地球上最后的母系王国,吸引着无数游人的目光。有人沉醉在泸沽湖的阳光里不愿离开,有人在去往泸沽湖的路上满怀期待……
而初次遇见泸沽湖的你,可以划着小船在湖心荡漾,看山看水看岛;可以和恋人手牵手在沙滩漫步,在情人树下留影;可以哼着情歌,带着好奇去聆听古老的氏族文化、了解神秘的阿夏婚姻;可以吃着猪膘肉、喝着苏哩玛酒,感受大块吃肉、大碗喝酒的民族豪情……走不完世界,但可以去到泸沽湖!
今天是农历七月十五,泸沽湖最盛大的转山转海节,摩梭人身穿节日的盛装载歌载舞,向山神、母亲湖祈福,祈求一年中的平安、吉祥、幸福、安康;今夜是泸沽湖的狂欢节,看她们的热闹,我无端的伤感和怀念,仅以此文纪念我在泸沽湖的日子,感恩所有美好的遇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