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湖北人打麻将

图片发自简书App

小时候父母经常因为麻将争吵,所以自己对麻将持有批判的态度,最后索性排斥麻将。后来到了丈人家,这地方家家户户都有麻将机,甚至陪嫁的彩礼都是麻将机,真可谓将麻将完全融进了生活。我娶了湖北的媳妇,自然就有了一半湖北的生活,不会打麻将成了我的生活缺陷。

进门第二天岳母和岳父就开始对我进行实战教学,一开局就发现这些“湖北佬”一旦上了麻将机,再疲惫也会精神焕发,而我在对面不停打着哈切,实在不耐此物,索性把媳妇叫过来替我打,我在一旁观战学习。这“本原”的一家人开始行云流水般的麻将大作战,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搬起牌一摸就知道是什么子,眼角余光一扫就知道哪个牌能留,哪个牌必须打出去,不仅如此,他们基本可以算出来别人要什么牌,如此神通是如何练出来的?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要承认,麻将是湖北人的真爱,爱到不知疲倦,爱到舍身求法,爱到全家都是“麻将精”。这麻将文化源远流长,大人们的娱乐项目十有八九是麻将,小孩子从小就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他们小时候的玩具就是麻将,3岁就能认出来万、筒、条,5岁就知道怎么成胡,7岁可以打骰子,起牌,9岁已经在麻将场上风云1年有余,如此环境培养出来的自然是对麻将十足热爱的“人才”。

在麻将场上“磨砺”了几回,我发现这东西确实好玩,不仅考验智力,还考验人品,同时考验反应速度。于是我也不再排斥麻将,开始享受麻将,一改呼呼午睡的状态,开始精神焕发的投入到麻将“大业”之中。

对我而言,事务背后的道理远比事务本身重要,这是多年来读书积累下来的习惯,思考问题非常重要。与湖北人打麻将,我同样思考了很多。重要的有以下三点:

其一,同样是打麻将为何我的父母为此经常争吵,而岳父一家因为麻将其乐融融?细致剖析一下,我发现我的父母爱好不一样,而且在我的出生地麻将不是重要文化元素,并非人人会玩,否定麻将的人占了很大比例,进而造成父亲和母亲就麻将在文化中的“合法性”问题的立场完全是对立的,因而争吵再所难免。岳父一家却根植于麻将文化中,全家老小皆将麻将视为必要的娱乐项目,具有共同的“意识形态”,故而不会因麻将生不和,反而通过麻将增进了一家人的感情。

其二,打麻将到底是不是一无是处,麻将真的只是赌博的帮凶和利器?赌博的形式多种多样,麻将也可以用来赌博,也经常有人在麻将场上几万、几十万、几百万的输,直接影响到其生活和家庭和睦!若以此论,麻将确实带来了恶果,但世上万物皆有两面,如何用是个人的选择,不是事务本身的错误,所以麻将并非邪恶的本源。邪恶的本源来自于人心,沉迷麻将不能自拔,或者以麻将作为赌博手段来攫取利益皆出于人心。而麻将本身只是一种游戏,与象棋类似,皆可以用来娱乐,用来开发智力,用来培养统筹全局的能力。能将麻将打好的人必定深刻理解什么是“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也必然能够从表象判断深层次的问题,更知道如何通过对手的表情和行动判断对方的真实意图,实在是培养人才的好工具。何况,从辩证的角度讲没有一物是“俱百利而无一害”的,关键是看人如何去使用它。

其三,要获得文化的认同感必须从认可文化主导者的行为和爱好着手!我是一个朴实的河北人,大粗条惯了,忽然到了湖北这种地方,要应对身边这些和自己具有文化差异的人确实是要想办法的。如果自己不投入到他们的文化元素中就很难融入到这样一个群体,而打麻将显然是一个好的着眼点。在这样一个群体中麻将打的好,大家对你的认同感也比较强。求同存异的前提是要找到共同点,没有共同点就去学习别人的文化元素来创造共同点。

思考的头颅撞上湖北麻将后,我不仅解开了积压在心中多年的块垒,还学会了一门娱乐技艺,且快速融进了一个新的“文化圈子”!总结一句,麻将很好玩,思考很重要!麻将也有很多道理,麻将桌上人品立现,否则怎么会有一句“千万不要和丈母娘打麻将,她会看穿你”的流言,丈母娘能看穿你什么?重要的不就是你的人品。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