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团体动力学的基本概念:
生活空间,它包括人与环境。但人既是个体的存在,也是团体的存在;而环境既是物理的、心理的,也是社会的。个体不是孤立的个别属性的机械相加,它是在一定的生活空间里组织为一个完整的系统。从这一点出发,很容易达到这样的结论:团体决不是各个互不相干的个体的集合,而是有着联系的个体间的一组关系。作为团体它不是由各个个体的特征所决定的,而取决于团体成员相互依存的那种内在的关系。由此认为,虽然团体的行动要看构成团体的成员本身,但已经建立起来的一个团体有着很强的纽带使个体成员的动机与团体目标几乎混为一体,难以区分。所以一般说来,引起社会团体变化而改变其个体要比直接改变个体容易得多。这就是整体比部分重要得多的场论的基本思想。
二、团体动力学--五个方面的内容:
.团体内聚力
.团体成员之间的相互影响力
.领导方式与团体生产力
.团体目标与团体成员动机
.团体的结构性
1、群体内聚力
群体内聚力是作用于所有成员并促进其参与群体活动的各种力的组合。群体动力学家一般将具有内聚力的群体描述为(其成员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一起工作,每个成员都愿意为群体分担责任,一致反对外来的攻击等)。赋予诸个体一件共同的任务,在成员中造成一种友好的(合作氛围),诸成员具有相同的背景和态度,经常的接触和交往,拥有共同的遭遇或不幸,都是形成群体内聚力的因素。一般来说,提高群体内聚力可以产生如下效果:
(1)群体成员的(责任性行为)
(2)成员之间的(相互影响)
(3)价值取向的一致性
(4)成员安全感的发展
(5)(群体生产力)的提高
2、群体压力和群体标准
一般来说,该课题的研究重点是探讨群体的一致性。对此,群体学专家有三种解释:
一是,群体作为整体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个别成员的思想和行动;
二是每个个体都倾向于像群体中的其他成员那样行事;
三是个体在行动上与群体成员保持一致是受求同压力的影响。群体中的求同压力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当一个人发现自己的观点和行为与他人不同时所产生的内在压力。另一种是那些试图影响他人行为的成员所施与的外在压力。由于这些压力都直接导向群体成员的一致行为,所以通常又被归之于群体标准。
3、个人动机和群体目标
任何一种群体都会有一种目标,一种存在和行动的理由。被群体所选定的目标,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该群体的行为,群体作用的发挥,成员对群体的依赖性,成员的态度和信心等。研究表明,群体目标与成员的个人动机是密切相关的,尽心接受群体目标的成员会表现出最为强烈的需求动机,并努力为使群体达到目标而工作。
4、领导与群体性能
领导者的素质及其领导作风,在所有的群体生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群体动力学中,一般把领导作为群体的一种功能来研究,这涉及到群体性能的发挥以及群体生产力的高低。另外,对领导方式的研究将有助于解决(如何调动群体成员内在活力)的问题。
5、群体的结构性
当一个群体在其成员之间的关系安排上获得一种稳定时,它也就拥有了一定的结构。群体结构变量包括:正式领导、角色、规范、地位、群体规模、群体构成。
群体结构塑造群体成员的行为,使人们有可能解释和预测群体内大部分的个体行为以及群体本身的绩效。群体中包含正常成员、非正常成员、领导成员和孤立者,其中,正常成员接受并遵守群体的绝大多数规范,非正常成员接受其中的某些规范而拒绝其中的一项或几项规范,但仍是群体成员之一,领导成员在保持群体的团结方面作出最大的贡献,而孤立者却基本上不属于群体,通常向往另外一个群体。
三、构成要素
团体成员的互动会产生群体动力,构成团体动力的要素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
1、领导者
群体的核心且是最有力量的人,他的想法影响重大,不论群体成员或是整个气氛都因他改变。能力更高的领导者可以协助保持群体的内外关系,促进成员的互动,以达到群体目标。他能提供计划、组织、协调、沟通、指导、激励、团结、考核等多项功能。
2、群体目标
任何群体都有其群体存在或发展的目标。明确的目标能指引群体的方向,使成员共同投入时间及精力。反之,如果目标不明确,容易使成员因灰心而离开群体,甚至破坏群体。
3、成员个别化特质
群体的形成必需由个别的成员组成,个别成员皆具备不同的背景、生活环境、人格特质、价值观。当个别成员加入群体后,在群体中与其它成员的互动,方能使群体的生命力源源不绝。
4、环境
群体所处的环境,不论(物理环境、心理环境或社会环境)都会对群体产生影响。其中物理环境主要指空间大小;心理环境主要是安全感;社会环境则是群体中的次文化或小群体以及群体外的城乡风土民情。这些因素或多或少都影响群体成员及群体的发展。
5、群体结构
群体的结构可由几个维度来看:大小、规范和吸引力。
1)群体越大,成员的意见越分歧,群体规范也就越重要;群体越小,成员间的联系越紧密,成员彼此的互动越多,群体气氛也较易营造,成员个别的需求较易满足。
2)规范是在群体或社会情境,共同认为适当的期待、想法或行为,也就是领导者及成员必须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
3)吸引力,又称为群体凝聚力,包括四个因素:亲和、安全需求;群体的资源及诱因,如群体目标;成员对群体有益及重要结果的期待;比较此群体与其它群体,明确此群体的优势。
五、强调理论意义上的经验研究。
一般的研究步骤是,先有假设,再以实验室观察、面谈、问卷及测验等方法来验证假设。最后从实际的研究结果中,再将所获得有关群体的各种现象、原理和原则加以整理分析,并分门别类的汇集成一套理论。
群体动力学是用来说明群体行为的一套基本知识 这些知识是由过去的许多研究累积而成。群体动力正是在解释群体内各类行为的转化、演变及相互影响的一套知识。
群体动力学是一套正在兴起的实用性知识或专业性理论 其主要的研究方向是,把基本的知识经过验证,变成实用的原则和方法。
从学术传统上进行分析,团体动力学应属于经验主义范畴。以观察、定量、测量和实验为基础来研究团体,正是团体动力学家有别于涂尔干、弗洛伊德和黎朋等侧重思辨来研究团体的显著标志。但是团体动力学又不同于社会科学中极端的经验主义,它从一开始就十分重视理论的意义和价值,在实践中把理论建 构和经验研究完整地结合了起来。
注重研究对象的动力关系和相互依存关系。动力性研究是团体动力学的最基本的特征,它不满足于对团体性质的一般描述,或对团体类型与团体行为的一般归类,而是要研究所观察的对象是如何相互依存的,团体中各种力的交互作用以及影响团体行为的潜在动力、变化、对变化的抵制、社会压力、影响、压制、权力、内聚力、吸引、排斥、平衡和不稳定性等,都是团体动力学中动力性研究的基本术语。它们可以表示心理力以 及社会力的操作,在团体动力学的理论中起着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