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开始读《诗经·邶风》部分,读了两首
一是《柏舟》,这首是目前篇幅最长的一篇,查了下资料发现学者对此篇略有争议,一说贤人忧馋危机而又难离乱境,颇有无奈之感,二说女子自伤遭遇不偶,苦于无可诉说的怨诗。通篇读下来,竟有几分感同身受 的无奈感,渴求改变逃离现状却又无法改变和逃离,所幸现在和古时不同,也许我的机会还很多。
图片发自简书App
第二篇为《绿衣》,读题目便知到是讲一件物品—绿衣。这是一首念亡故妻子的诗,诗人睹物思人,看到妻子亲手缝制的衣服就想到妻子从前对自己的关怀照顾,然而已物是人非,所以内心充满忧伤无可释怀 。因为这首诗让我想到了两首其他的诗:
一是苏轼的《江城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 ,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岗 。
二是归有光的《项脊轩志》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同样的,都是睹物思人而作,在此篇中,构思巧妙,由外入里,层层生发。衣裳多色见于外,衣裳之丝见于内,正如这位丈夫的感情也是慢慢深入,衣服的合身和舒适使他深深觉得妻子事事合于自己的心意,这是任何人都代替不了的,他的悲伤也将是“天长地久有时尽 此恨绵绵无绝期”
对我的启示是 珍惜当下吧,珍惜父母的爱与教诲,珍惜朋友的箴言。勿当失去时后悔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