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收到了抖音的面试邀请,内心有些许复杂。
最开始是小激动,毕竟在30岁这个可怕的年纪,还能有一定的机会进入大厂,说明我还没被这个圈子所淘汰。我从一开始并不相信互联网圈子所谓的三十而崩,觉得这些只是营销号贩卖的焦虑。一直以来,我都是一个不太在意他人看法的人,觉得自己就该是“拯救世界”的那个人,我就是“the answer”,是“the one”。
直到……我开始掉头发。
和我不相信那些“焦虑”一样,我曾经也不相信自己会大肚腩,可时间的确就是一把猪饲料;我也曾经坚信自己绝对不会像网上调侃的“24岁程序员老大爷”,直到上个月某天晚上洗完澡后,我看着镜子里的自己,陷入了沉思。
三分钟的小激动后,是冷静的思考。
首先就是技术栈的问题,如今我虽然靠着iOS开发技能养家糊口,但是我的技术栈重心早已转向了Flutter和Spring。
没错,我从来都不是一个“专精”的程序员,我不会在一个领域内有太深的研究,这也和我的工作经历有关。工作八年,各种各样的语言都学过,OC,Swift,Java,Kotlin,Dart……甚至还干过一段时间的运维。基本上来说,前后端,如果只停留在“能用”的阶段,我已经把技术栈给拉满了。为什么是基本上来说?嗯,我属于前端绝缘体质。
对于大厂来说,我这样的人就像是动态规划中的无穷状态,根本没办法列出状态转移方程,也就不是最优解。我想了解的东西太多,而人的精力有限,公司的资源也有限。
另外还有一点,在这个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我还有着写作这一业余爱好。并不是什么技术博客之类的写作,而是和技术毫无关联的小说,这就进一步决定了我的时间精力没办法完全投入到工作中。
考虑现实问题,如果我侥幸通过面试拿到offer,我将去到一个陌生的城市。家庭就成了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各项资产/人脉都将成为沉没成本(题外话,互联网和传统行业完全不一样,传统职业例如教师、医生、公务员都会随着时间的增长自然而然建立起各种人脉关系,程序员则永远被限定在这个圈子里面)。
虽然,字节和心脏只能有一个跳动,虽然,那些被贩卖的焦虑依旧在圈子里流转。但我仍然坚信,人被淘汰是因为停止学习,而不是年龄或者能力。
最终,我仍想一试,看看拼尽全力的自己到底是怎样的模样。得之我幸,失之……
写到这里突然想到了“辣个男人”,想到了他的退役巡演,想到了他的终演60分,更想到了他的那句:“What can I say? Mamba out !”
失之,就当是我在iOS开发领域的谢幕礼吧!
人嘛,来到这世上总是想留下点儿什么……
有一句话我很喜欢:
别让时代的悲哀成为你的悲哀——《第一序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