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人不管交了多少朋友,不管与多少人对话,不管写了多长的文章,到来他会发现,所有的一切努力都是在指向自己:我的观点对吗?别人认同我的观点吗?文章有人看吗?种种期盼与担扰,无一不是为了获得自我的确认。即便内心里有一种高尚的情怀在起作用,行为上显得多么大公无私,本质上依然是为了证明“我是对的”!人本身是没有标准的,贫贱的人不会有标准,富贵的人也不会成为标准,小人不会有标准,君子也不会有标准,卑微之人不会有标准,伟大的人同样不会标准。这是因为历史时空之中,每个人都是唯一的交汇点,其唯一性使其没有可比较性,不可替换性。如平时我们可能觉得亿万富翁很了不起,但若果给你十亿让你明天就死去,你会觉得十亿一文不值。因为金钱与生命是不在同一架天平上的,无法以同一标准是衡量,去交换。人生的可贵之处,不在于其可达到某个可参照的标准,而在于人生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在进行定义、生成的过程。而人生直至结束,也始终是一个没有完成的过程。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已惯于以他人作为参照,以他人为榜样来规划自己的生活,仿佛自己低人一等,技不如人,自惭形秽,不可收拾。而其实,向外求不如向内求,每一个体都具有存在的理由,都有一个发光的机会,都有一个成为伟大之人的潜能,只不过,我们被自己所蒙蔽了,以为自己只不是别人的一个配角,是可有可无的多余之人。特别是在那些光芒四射的人物辉映下,觉得无地就容,不知为什么自己竟然还能活着,不知上天要安排自己来到世上所来何为。外求的结果就是对自己充满了怀疑,对天经地义的存在心怀忐忑,生怕占了别人的名额,浪费了自然的资源。相反,向内求则先无条件地使自己获得确证,肯定自己作为天地间唯一的存在具有巨大的权利可以成为任何想要成为之人,即便天生禀赋不佳,但只要内心坚定,向着自己设定的人生目标心无旁骛地前进,终会成就自我。这种向内不断定义和求证自己的过程,将使自己通往“内圣”之路。
不管在何种情况,人真没有自轻自贱的理由,没有自暴自弃的必要。人首先要成为自己,方可以外视他人。以他人所谓的成功与成就作为自己是否幸福的参照简直大错特错,因为即便再接近作为参照物之人的标准,但人终无法成为他人,人依然只能是他自己!
既然如此,人应摒除内心里对自己不能象别人那样成功的焦虑,学会欣赏自己,拥护自己,肯定自己,取得进步时给自己奖励,发现落后时给自己加油。不怨天,不尤人,不论男女,做好自己,终会事如所愿。
2016.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