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时夫妻,公开的秘密,不能被忽视的社会问题。
什么是临时夫妻?不严谨地说,很多人在外出打工的过程中形成同居关系,尤其出国务工人员,多年未归,身在异国他乡,困难重重,不自觉的就会报团取暖,像两口子一样居家过日子,无论是已婚还是未婚的这种同居关系,都可以称为临时夫妻。
有一段时间,央视报道湖南某地留守儿童、单亲家庭的学生特别多,后来记者调查发现,当地习俗结婚比较早,十七八岁都还是孩子的年龄就结婚了,二十岁左右就为人父母,然后把孩子交给老人,或者女方在家照顾父母孩子,成了留守妇女。
在外打工,随着年龄增长,见识面广,接触的人多了起来,加上婚姻的平静,生活的压力,人们有了更多的选择,很快各自有了新欢,成了临时夫妻,然后就离婚了,重新组建家庭,而孩子就成了累赘,成了多余的,最后只能放在老家给父母看着。
我不知道有没有具体、系统的调查数据,这样的家庭对孩子的童年以及以后的人生会有多大的、怎样的影响,我不敢想象。
临时夫妻,曾经的家庭对他们而言也不过是临时家庭罢了。其实,生活中有些合法婚姻,哪怕一辈子未离婚的夫妻,又何尝不是一种“临时夫妻”呢?
工友老杨两口子这个年过得就挺闹心,按理说这种事不应该发生在他们家。
结婚十多年,儿女双全,老杨是石油工人,收入可观,家里盖起了二层小楼,正准备买车。
老杨媳妇也挺老实本分,里里外外都是好手,对公公婆婆也不错,邻里之间关系也相处得不错。
老杨平时不在家,家里的事物都是媳妇处理,也没什么大的摩擦,这次过年回家,老杨在家里待得时间久了,反而矛盾突出了。
老杨在油田十多年,已经独处惯了,回家也从不到左邻右舍玩,天天在家,什么也不干,家里不闻不问,除了吃饭睡觉没别的。所以媳妇不乐意了,老杨媳妇说:“我辛辛苦苦在家,伺候老小,你好不容易回来了,什么也不干,还得我伺候你,我看你是一个人待独了吧,我图啥啊?”
老杨说:“我也不容易,这不是好不容易回家休息一下么,再说,我以前也不这样啊,原来我怕你在家累,每次回来都想多干点,替你分担一下,可是我说早上去地里除草时,你却计划着下午去,我说粮食该卖了,你却说不用我管,你自有计划……我看是你一个人过独了吧。”
这样你一言我一语的就吵吵起来了,从年前到年后,从走亲串友拿什么礼品到老人孩子的生活,老杨不发表意见不行,发表了意见又总是说不到媳妇心里去,最后老杨闭嘴不说都不行,就这样一直闹着。直到春节后老杨上班了,才回复正常,分开了,眼不见心不烦,矛盾也就弱化了。
老杨打算来年要在井队值班,不回去过年了。其实想想父母妻儿,回家过个年多好啊,可是想想吵吵闹闹,还真不如不回去。
这样的现象也不在少数,老夫老妻,却常年不在一起,平时都习惯了一个人的坚强,两个人在一起时却不会相处了,在某种程度上说,他们也是典型的合法的“临时夫妻”。
夫妻之间的相处确实是道难题,也是临时夫妻的一个原因。在某文章上看到几组有趣的数据,揭示了情爱的反复无常。
2016年2月份,重庆各区县婚姻登记处统计,有1098人在情人节当天办理离婚,导火索是长假相处矛盾多,过完春节不能忍。
杭州市民政局公布,2015年全市有67366对新人喜结连理,19018桩婚姻翻船,8808对男女破镜重圆,“还是原配好”的觉悟令复婚率回升。
《绯闻女孩》中,C对B说:如果两个人注定在一起,他们总会找到重温旧梦的路。但年中一条热门微博则大泼冷水:分手后复合的概率是82%,复合后能修成正果的只有3%,余下97%再分手的理由还跟第一次一样。
看完这几组数据,是不是彻底懵圈了呢?
婚姻和道德已经很难控制人的情欲,很多人已经毫无底线,视婚姻为儿戏了。
我的一位远房亲戚大刘的婚姻就是这样,结婚两年有了女儿,一直处于夫妻两地分居的状态,年头年尾见一次。
妻子在家里跟别人好上了,直到大刘背着行囊,将要再次外出打工时,妻子摊牌说:“先别走了,咱们还是把婚离了你再出去打你的工吧,从此各过各的。”
任大刘怎么挽留,媳妇去意已决,后来不断有人给大刘介绍对象,可是每每要成功时,大刘媳妇却又跟大刘藕断丝连起来,孩子也哭闹着找妈妈,没办法,看在孩子的份上,大刘又重新接纳了媳妇,两人又住在了一起,可是却没有去扯证复婚。现在有一搭没一搭的过着,说不定哪会媳妇就打着回娘家的名义不见了,过几个月就又回来了,反正就这么耗着。
说实话,大刘是个好青年,可是摊上这样的事又能怪谁?亲戚朋友没有不对大刘又气又疼的,但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冷暖自知,临时夫妻也就只能凑合过,过到哪天算哪天吧。
夫妻本是同林鸟,如今不用大难来临就各自飞了。
曾经听过一个笑话:
一位富翁去世了,他的司机娶了富翁的妻子,并激动地说:“一直一来我都以为是给老板打工,原来是老板为我打工啊。”
富翁的妻子不屑地说:“什么打工不打工,在我这都是临时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