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A会在我面前泣不成声是我怎么也想不到的。
她平时是一个喜怒不形于色的人。在热闹的环境里也和你一块大笑,朋友间的游戏她也积极参与。但是她周身像有一种隐形的屏障,让她和我们融为一体的同时又保持一定的距离。
她好像从来不会生气,总是劝我们要淡定。也从来没有看到她和我们哭诉过什么。她说:我是佛系青年的代表了,不想争,没什么上进心,当然啦也没什么实力。
我就理所当然的认为她虽然是一个十八岁的人,但内心却是一个八十岁的老大爷。
理想的生活是冬日的阳光,舒适的摇椅,脚边的懒猫,手里的书本和取暖的茶水。
当她崩溃的说如果我再努力一步就好了的时候 ,我大概想到了什么。
小A是复读生, 初中的时候挺优秀的,虽然初三的时候有点松懈,但还是顺利的考进了重点高中。可惜的是高中玩了三年,最后还剩两个月的时候幡然醒悟,但为时已晚。
当我们都选择向分数低头的时候,她毅然决然的踏上了复读这条路。她说,这么玩了三年我后悔,我用这一年换我一个安心。
我们开始填报志愿,她就去了山里的复读学校。偶而会给她的老年机发个短信问问她的近况如何。也不敢给她打电话,怕打扰她学习。
寒假见了一面,她仍旧是笑嘻嘻的和我们吐槽复读学校的变态。当时是寒冬腊月,可当她回忆起七八月份在没有空调的宿舍的日子时。出了一身汗。我们都知道她最怕热,天气一热全身就会起东西。
她没有过多的描述她复读的生活过的有多苦。
最后的几天,学校不再上课,她回家备考。我们回来看她,约她出来散散心对她说不要担心,好大点事。她也说没事,船到桥头自然直。
我们陆陆续续准备坐高铁回学校,因为我的票时间比较晚,我继续和她聊天。
聊着聊着她的情绪就奔溃了。
哭着和我说,其实我特别紧张。我底子有多差我自己心里有数。原本高考考的是实力和心理素质,我想我好歹心理素质不差,没什么的。可越到最后越害怕,虽然这一年我拼命学习,可我起点实在太低了。我害怕我考不好怎么办,我爸妈怎么办。
复读的压力实在太大了。
我现在总是想,如果我高中,哪怕是认认真真学了一年,现在我会不会淡定一些。如果,我复读的这一年里,更加努力一些。现在我会不会有信心些。
我只能安慰她,说没关系的,高考不定因素太多了。你就算胸有成竹,最后也可能出岔子。没什么事情是绝对的,你现在能做的只有向前看,平复自己的内心以全盛的状态迎接高考。
并且,记住自己此刻内心的后悔。未来的路还很长,从现在开始努力,也不迟。不要让三年后的自己又向我哭诉,后悔三年前的你没有改过自新。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不开心,后悔了,就大喊一声。高考总还是要参加的不是?
如果当初再努力一步就好了。
这句话的背后是一个后悔者,是一个尚且有上进心但是沉迷过去且不敢面对现实的人。
适当的回忆当初懒散的自己是必要的。适当的幻想如果当初……是可以的。关键是如何从如果中走出来,如何面对当下的困难和如何规划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