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个五年计划

计划经济体制下奠基础

1.一五计划(1953-1957)

目标:建立工业化初步基础完成社会主义改造

成就:建立15项重大工程,长春一汽,沈阳飞机制造厂(首架国产飞机初教5)

工业产值年增18.4远超目标,奠定独立工业体系根基

2、二五至五五计划(1958-1980)

二天

二五受“大跃进”影响,经济比例失调,后期调整,恢复平衡。

建成大庆油田,南京长江大桥,“两弹一星”问世,杂交水稻技术突破。

至“五五”末期(1980)工业体系基本完成,为改革开放铺路。

改革开放与市场经济体制转型期(1981-2000)

3.六五至七五(1981-1990)

转型重点,农村改革,轻工业发展,对外开放

农业产值跃进,1984年粮食产量突破4亿吨,乡镇企业倔起,深圳等经济特区建立,引入外资

4.十五至十一五

融入全球化,加入wto,外贸激增,成“世界工厂”,十一五GDP年增11.2%

十二五(2011-2015)

战略升级,提出“一带一路”京津冀系统发展;生态文明纳入(五位一体布局)成就GDP总量全球第二

十三五规划(2016-2020)

核心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成就:脱贫攻坚胜利

北斗组网,嫦娥探月,社保覆盖10亿人,GDP突破100万亿元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