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力电器的董阿姨在股东大会上发飙了,80%的人在围观视频,可能只有20%的人能真正看懂格力,而能从这个事情中通过思考来获利,可能比例更低。最近我们打算来连续聊一聊这件事,今天第一期,我们想先来颠覆一下大家一些已有的认知,我们讲三点。01大家都认为这是一个传统的、模式笨重的制造业公司,这样的公司在整个中国的转型的过程当中成长性变得缓慢了。市场的基本趋于饱和了。数据可以证明,格力的营业收入从2015年6月开始明显见顶,历史性罕见的收入同比下滑12%,然后三季报同比下滑16%,年报同比下滑28%。这是令人震惊的事情。
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空调市场已经饱和了。你会发现,现在基本上每一个家庭都有2-3个空调,有的时候客厅都会有一个。此外,房地产的趋于缓慢,和刚需成交量的减少,也没有给下游的装修行业和家电行业带来大的好处,到处新闻报道,李嘉诚和王健林大肆抛售商业地产项目,作为房地产下游的空调行业,哪怕其他家电,猪都死了,皮都没有了,还会有毛吗?很多人的想法和共识就是这样的公司处于落日阶段了。 但是大家可能没有看到以下几个事实:格力2015年年报中显示,美的创始人、实际控制人,增持了4290万格力;前海人寿连续增持了两个季度,都是几千万股的增持,前海人寿就是和万科争夺控制权的所谓门口的野蛮人;2016年三季报,你还看到了高盛高华增持了格力4600万股,高盛是全球最知名的投行。
所以这是不是夕阳红,先别着急下定论。
02格力并不是一个股票,而是一支债券。按照最新的数据,格力的现金分红回报率是6.69%,在整个资本市场3000家公司能排进前三(注:我们剔除掉了看似排名第二的哈药股份,因为哈药的分红有偶然性,不具持续性)。董阿姨说两年分红分掉180亿,这个在市场里确实是罕见的。也正因为此,投资格力的都不是来炒股票的不是来做高抛低吸的,都是长期持有来拿股息的,因为这个回报远远跑赢了银行存款和理财。当你的本金和资产收益都能得到保证,自然投资者夜夜安枕。
03可能真正最颠覆大家认知的,那就是格力根本就不是一家卖空调的。就像星巴克不是卖咖啡的,而是卖空间的,可口可乐不是卖糖水的,而是卖品牌的,苹果不是卖手机的而是卖操作系统和软件的,格力其实根本不是卖空调的。 它的本质到底是什么? 你要去思考空调到底给人们创造了什么价值?其实根本不是凉爽的新风和空气,空调真正创造的价值其实是省电。空调能耗在整个建筑能耗中的占比超过了50%,所以在大家能带来差不多凉爽空气无差别体验的情况下,谁更省电,谁给用户省钱了,谁创造更大的价值。一个值得长期投资的企业它必须是创造价值的。创造价值,只有两条路:要么你帮客户省钱,要么你帮客户赚钱。比如苹果和微软,他们生产手机、电脑这些生产力工具,虽然很贵,但是用户可以用这些产品赚钱;另一个思路就是帮用户省钱,比如更节能的空调和冰箱,比如新能源汽车。 可是为什么同为新能源的太阳能发电产业失败了呢?答案是:上网电价太高了!用户用一样的电,但是使用你的技术掏了更多的钱,反而增加了成本,所以这个产业在当年的技术水平之下,是完全失败的,因为没有给用户创造价值。 所以,你应该能理解了,格力不是卖空调的,它本质上是卖能源系统的。为什么格力做手机一定是失败的,因为手机不能帮用户省钱(节能)。为什么要去赌新能源车,因为这符合它卖能源系统的思路。按乔布斯的说法,把所有的点连成线。这条路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