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脉”云云,不外如是。真正跟你铁的就那么几个老兄弟。而让很多人引以为荣的在课堂,开会,饭局,酒桌,夜宵,散伙饭,KTV,桑拿房等等社交场所开拓的各种“人脉”,一般都是不靠谱的。在没有感情基础的前提下,人脉不人脉,全拼综合实力。对于弱逼来说,一些所谓人脉,看似全线飘红,实则虚假繁荣。
所以,决定你有效人脉的不是你接触范围的广袤否,而是你自身的实力水平。你认识多少人没有意义,能号召多少人才有意义。不是说我每天又认识了谁,跟某某名人 一起吃了一顿饭,哪个女神把微信号给我了我就和他们建立了友谊关系或者形成了新的人脉资源。
社会是一个圆锥,每个人都在圆锥的高上面爬。你和同等水平,不同领域的人的距离就是你所处平面圆的半径。只要你的水平更高,你接触别的领域的人的距离就会更短。三流的投行员工认识三流的演员不太容易,但是投行老总和大明星就可以出双入对。博士刚毕业的学术菜鸟认识一个基层政府科员的难度微大,但是院士可以很方便跟省长交流交流,喝一杯茶。
我认为盲目的“拓展人脉”,游走在各种“社交场合”,加入各种“微信群聊”的意义真心不大,其效果远远没有集中精力让自己成长起来更有效。比起四处给牛人跪舔,处心积虑经营一些吹弹可破甚至虚无缥缈的“人脉”,倒不如自己成为牛人中的一份子或者起码与牛人所处的水平更接近来得更实惠。
其实你每天痴迷于穿梭地铁来听各种讲座,推杯换盏结交各种“名人”,熬夜通宵参与各种微信群聊等等用青春在刷存在感的交际花们,实际上是在浪费自己的生命。与其汲汲于那些伤身体又没效率的应酬,还不如看两本书,锻炼身体,陪陪父母老婆孩子。“交际花”们错把“认识”等同于“认可”,错将手机通讯录等同于“及时雨”。
其实在这一个快速变化的年代,学校里学到的那点知识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其需求,所谓在大公司的工作经历也说明不了太多问题,真正决定一个人竞争力的是快速学习的能力。如何快速学习呢?就是遍读这个领域的书籍,遍访这个领域的高手,整天琢磨这件事情,不断实践、反思和精进,真正的高手就是这么成长起来的。
我见过很多“大牛”,发现真正的“大牛”都说人话,不管事情多么复杂,他总能透过现象看本质,用浅显的话表达出来。很多新概念背后的本质并不新鲜,无非是换了一种表达方式而已,有些人觉得自己发现了新规律,各种新词满天飞,其实只是说明他的见识还不够。
那为什么同样是十年工作经验,人和人的能力差别会那么大?所谓工作经验,是通过对工作不断反思,总结其内在规律,并不断的进行创新和积累,螺旋上升的过程,没有进行深入的反思和总结,说不上工作经验,只是工作经历。有些人工作经历很光鲜,但一用完全不是那么回事,他们没有把工作经历转化为工作经验。
经历和阅历区别:经历,是指你走过了多少路、遇到过多少事;阅历,指你观察过多少事、分析过多少事、总结过多少事;从厚度上讲,经历是肉体上的入世,阅历是从灵魂上的入世;有经历的人不一定有阅历,有阅历的人未必需要去经历;从技术层面讲,有经历的人永远打不过有阅历的人;
都说文字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德行,图片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品味,评论可以看出一个人的节操、转发可以看出一个人的爱恨、吵架可以看出一个人善恶,争议可以看出一个人是非……那微信玩的是关系,微博玩的是消息;
看一个人的朋友圈是了解他的好方式。如果一个创业者整天发一些充满豪情壮志的话,说自己在忙碌着改变外界,每做完一件事情都要得瑟一下,每见过一个有点影响力的人都要发照片晒一下,甚至盗用别人的图片证明自己在一个大场面……那么基本可以判断,他的企业做得不怎么样,需要朋友圈来找存在感;
这个世界有很多装逼的人,在知识界尤其多,这是他们最重要的生存技能之一。我见过各种各样装逼的手法,对一个人的装逼状态和手法非常敏感。只要有人开始装逼,我的内心就有个小孩子在叫:你看,他又要开始装逼了,用的是某某招数……别装了,段位高的人是不需要装的,真诚和善良比装逼管用得多!
现在我也发现很多人喜欢用忙碌找存在感,但很多忙碌的事并无价值,他们只是用忙碌对抗焦虑而已。克制做事的冲动,花时间深度思考,做少数重要的事,努力做到最好,事情就这么简单。
其实一个人心智模式决定意识,意识决定观念,观念决定行为,行为决定结果。当别人和我说他的困境时,他往往在描述其结果,如果只是在行为和观念层面劝说他应该怎么做,往往是没有效果的。从心智模式层面去问他一些问题,让他自己发现意识和观念形成的原因,让他自己发现自己的心智模式的缺陷,问题往往迎刃而解。
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对比:人生观的关于苦乐、悲喜、荣辱、生死它是受世界观影响的;世界观的正邪、是非、善恶、好坏、对错,它是由人生观推进构成的;价值观的输赢、成败、得失、主次、大小、高低它又是受世界观影响的;三观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与推进并决定人生格局与命运;
营销最高境界就是“羡慕、嫉妒、恨”营销的本质是关怀;营销的灵魂:需求、线索、答案;
营销是洞察并满足需求,任何产品功能只有两个:解决、满足;当网络上的知识处于静态时,它仅仅是知识;当网络知识处于动态时,它就是营销;网络营销发端于人性,发威于激活;
低级营销只是会吹牛逼,高级营销则需熟悉心理学(用来洞察消费者)、社会学(用来观察消费群)、传播学(用来感化人心打动消费者)、美学(用来刺激消费者视觉效果)、行为学(用来管理需求值)等学科;网络营销需要创意组、策划组、编辑组、视觉组、执行组等形成团队合力;
营销就是对商务信息进行传播释放;公关就是对商务信息进行传播管理;根据我经验:有声营销高于无声营销、图片营销高于文字营销;声图文并茂营销又是失败营销;文学功能是发现问题,哲学的功能是解释问题;宗教的功能是解决问题,而传播的功能是迷失问题;
什么是商品思维:1.不要只迷恋自身产品的各种优势;2.不断思考它的市场劣势;3.它卖给谁?4.买它的人多大年纪,什么文化水平,什么性别,在哪类城市,可承受价格?5.它为什么要买?6.它什么原因不买?7.它使用后会有什么反应,怎么评价;8.市场状况最差时有多少销量?9.对手是谁?多狠?
传播的核心是人,传播的爆发力是内容,传播速度基于工具的发达与否,但无论什么样工具都离不开“人的作用”传播就是“人的接力”传播终极法秘籍是“通俗、易懂、朗朗上口、易传播”
所谓值得来自相信;所谓相信来自感觉,也就是我说的“感觉大于事实”的道理—因为相信所以值得你拥有;商业环境服务就是对老客户进行“信誉维护”对新客户进行“价值维护”营销的根:研究人、研究需求;真懂政治的不谈政治,真懂经济的不谈经济,真懂文化的不谈文化,缺什么才谈什么;
策划7大要素:环境分析、同行业分析、对竞争对手分析、本企业缺点分析、执行过程分析、资金的分析、会达到什么效果分析;
一个好产品营销只要定好四个位,下面的人就不会觉得累:1.用户认知定位;2.用户审美定位;3.用户记忆定位;4.用户答案定位;“危机公关”最高境界是“管理公众感知”而不是管理事件的正反对错,更不是管理危机本身;网络上无非两种人:找答案的人和给答案的人;
微博是状态型、百度是需求型、淘宝是需要型、微信是显摆型;也就是说大家在玩微博展示想法、在百度实施寻找、在淘宝天猫京东实现需要、在微信实现虚荣;
中国有四种商人:1.店老板模式(现买现卖,求当场赚钱)2.企业家模式(生产销售系统化、生态化,只求当年盈利)3.资本家模式(不怕亏损但求并购赚钱)4.思想家模式(赚钱、制定规则,并福泽后世)
中国人不应该学德鲁克,为什么?西方组织架构是健全的:1.它们有很好的人文层面的信用基础,它们讲信用;2.他们有宗教情怀;3.它们有合作精神,这个是组织最重要的东西;我们国内是一个在玩斗争环境里长大的企业,一个是学会了各种斗争技巧的老总,再去学所谓的德鲁克管理就是荒谬绝伦可笑的;我们擅于斗争、独裁、内斗、价格战、有团伙没有团队更别提什么狗屁组织;
学管理需要两条腿走路:左腿“制度”右腿“组织”要想把企业管好,你最需要研究的不是德鲁克而是你的德行!要制度的时候你玩独裁,要组织的时候你玩派别;
想法不落地,在哪都没戏,决定不落地,就是一场戏,管理不落地就是一个屁;一个优秀的管理者一定要学会“指导”手下而不是“指挥”手下;
30后拼性命的一代;40后,拼忠诚的一代;50后拼高考一代;60后拼胆量一代;70后拼工作的一代;80后拼买房一代;90后拼自我一代;00后拼什么呢?拼自我拼自由更宽广的世界的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