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Wifi网络、蓝牙传输、数字功放和数字储存(硬盘/U盘/TF卡)的迅速普及,数字音源的播放搭上了高效、低耗、无失真的快车,晶体管和电子管功率放大器在民用市场的占有率眼见秋风落叶般地势微。这种情况下,对“原音再现"的重任主要落在了音箱身上,几乎一对喇叭就决定了你所听到的声音重放质量。痛快地说,在全数码时代,耳朵享受的品质最大程度由音箱来决定。
拿同一张唱片和同一个功放,反复聆听,横向对比了美国、北欧、英、法、德、日几个主流音箱品牌之后,我坚定不移地选择了“英国声",与Tannoy为伍。聪明狡猾的香港经销商把它翻译成“天朗"在华人市场大力推广,真是太贴切了。再现天籁之音,声如清风朗月。
天朗这个品牌诞生99年了,是英国声学领域的代表品牌,早在1947年即已研发成功兼容高低音同轴喇叭,以点声源定位技术,专注专业监听和高端家用市场,早被BBC等专业机构采用为录音室监听音箱。
我的耳呆发育先天缺少音乐艺术细胞,我的听音空间环境条件实在高攀不上天朗家族西敏寺、肯德堡、斯大林、图柏利等质优价高的中大型落地箱,即便是面向低端消费市场单价仅仅几千元一只的小型书架箱,用它播放人声和弦乐,中低频饱满有弹性,高频清晰明澈,同轴单元独家特有的干净、醇厚、温暖、明亮,经典英国味,令人沉醉其中。我用天朗听蔡琴、降央卓玛、李宗盛、赵朋,听《粱祝》、《白毛女随想》、《嘎达梅林》,简直太享受了。
现在,我有三对6只天朗主音箱和1只天朗中置音箱。无论组合一圈影音环绕还是立体声,都已足矣。
据说男人的听力会在70岁之后明显加速衰退。有这7只天朗箱子陪伴,我得抓紧时间好好享受它们带给我有关这个世界的美妙的声音。那么多优秀的作曲家歌唱家演奏家录音师等一众艺术家为我们创作了那么多传世音乐作品,不去聆听不去欣赏,岂不可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