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像谁都没有错。却一个又一个的死去。
站在各人的立场上而言,都是有理由的。
最近看了东野奎吾的《虚无的十字架》,上学的时候看过《嫌疑人X的献身》,当时只是觉得写的很好,作者要有怎样的思维方式才能写出一篇那样的故事。后来一直想着多看几本东野奎吾的书,但是网络购物店打折的时候总是缺货,一直没能买到纸质版的。去年本着不错过打折的机会买了好多书,还没有看完,暂时就把这些书单往后排了排。上月因为电影版《嫌疑人》上映再次引起了我的兴趣。当然,像我这种原著党是不会去看电影的。
说一下看《十字架》之前的一断插曲。本来第一个下载的是《解忧杂货店》,那天刚好免费。由于我那天没有下载全本,第二天看到的时候就想着下载一个全本的好了,于是在手机软件提醒“文本已存在,是否重新下载”的时候选择了“是”。就是这个“是”让我错过了机会。/(ㄒoㄒ)/~~谁知道重新下载的时候要付费的,基本穷人思维就没有下载,且把我原本下载的内容也给删去了,那叫一个后悔啊,后悔的不行不行的。只能安慰自己说留着买纸质了。
再说回《虚无的十字架》本身。全书以小夜子的死为主线,主要描述了杀人犯是否应该全部判处死刑的问题。
故事的起因源于小夜子的被害,凶手因劫财而杀人,且在第二天自首。小夜子是中原的前妻,两个人离婚是以为女儿爱美的离世,爱美被入室抢劫的人意外杀害,小夜子和中原无法共同继续原来的生活,协商离婚。
中原在参加葬礼的过程中认识了千鹤子和沙织,千鹤子是一名杂志编辑,小夜子在其负责的杂志发表了《手就是停不下来 孤独地对抗偷窃瘾》,沙织就是其中的采访对象,偷窃瘾患者。在整理小夜子遗物的过程中,电脑上知道了小夜子这些年都致力于对杀人罪犯的讨伐,并基本完成了《以废除死刑为名的暴力》的书稿。
在阅读过小夜子的文稿之后,中原对小夜子的作为即敬佩又好奇,通过和沙织的接触,中原发现,也许小夜子的死并没有那么简单。
在二十年前,井口沙织和仁科史也因为怕影响学业和前程,也有一些恐慌心理,杀死了自己刚刚出生的孩子,并埋葬在了青木原树海。
此后,两个人都生活在不安和愧疚之中。仁科史也去当了小儿科医生,希望得到救赎,而沙织的生活更是一团糟,她把一切都当做那件事情的惩罚,认为自己不配得到好的生活,只配吃偷来的食物,患上了偷窃瘾。
小夜子在写关于偷窃瘾的报告时采访到了沙织。沙织被小夜子说的自己不配再做母亲这样的话触动,而告诉了小夜子当年的事情。小夜子劝说沙织去自首,沙织也同意了这么做,只是担心影响到二十年未见的仁科史也。她们辗转找到了仁科史也,由小夜子出面,希望劝说史也一起去自首,在小夜子看来,任何犯了错杀了人的人都应该付出代价。
约定面谈的那天,史也以为医院病人的缘故未能及时回家,史也的妻子花惠接待了小夜子,花惠并不清楚当年的情况,只是听史也说是不可思议的大错事,因为担心而问了小夜子的到访缘由,小夜子告诉花惠的话恰好被花惠突然造访的父亲作造听到,作造因为担心这件事情影响到史也和花惠的生活跟踪小夜子,并杀害了她。
小夜子因为爱美的死深受打击,即使知道将凶手判处死刑没有任何意义,即使清楚的明白遗族绝对无法从死刑中得到任何救赎,依然倾尽全力要求判处凶手死刑,凶手的死不是偿还,只是遗族走出伤痛这条漫漫长路上的某一站而已。小夜子作为遗族想要得到救赎并没有错,严格来说,小夜子是一个善良的人,在看到沙织的情况后,想要帮助沙织,引导沙织说出自己心理的阴暗面,只是想要帮助沙织治疗偷窃瘾而已。何罪之有。
史也呢,史也没有杀死小夜子,但小夜子确是因他而死。年轻时候因为好奇和无知犯下的错也深深的折磨着他,做小儿科医生,无非是想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挽救更多小儿的生命。和花惠结婚,面对着母亲和妹妹的压力,保护着花惠和小翔,也是史也自我拯救的一种方式。
花惠说的也没有错。作为一个年轻时候被骗财骗色的女人,大着肚子无奈到只能走自杀这条路,却在选定的自杀地点遇到了前来祭奠的史也,对于花惠来说,史也就是她的救星。在花惠得知真相,明白史也和她结婚,拯救她和她肚子里的孩子希望以此赎罪的时候,花惠对史也更多的是心存感激。
凶手出狱后面临的生活压力很大,再犯的几率非常高。要求凶手自我惩戒根本就是虚无的十字架,然而,即使是这种虚无的十字架,也必须让凶手在监狱中背负着。
但是史也呢,在二十年前夺走了一条生命,但是他作为医生拯救了无数生命,还有花惠和小翔。他付出了代价,也做出了弥补。有多少被关进监狱的人根本没有反省,背负的十字架或许虚无,但是史也呢,他背负的十字架如山一般沉重。被关进监狱和史也那样的生活方式,到底哪一种才是真正的弥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