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听到“哀伤”这个词是在社会心理学课上,觉得挺唯美的,后来在南希的书里渐渐有了模糊的了解。
南希说,“相应地,她(斯达克)认为心理治疗基本上是一个哀伤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富有同情心的治疗师帮助患者面对痛苦的现实……(首先)帮助患者不断认识:他们的问题责任不在他。……(其次)尽管他们的问题责任不在他,却只有他才能使问题有所改变。这种对痛苦现实的不断认识包括放弃和哀伤他们所有的幻想。”
我理解,这个哀伤有点像哀悼。
老师在课堂上举例说,哀伤意味着你能够平静而客观地接受你不能和一个人风花雪月的看月亮,而只能和另一个人柴米油盐地过普通生活这样一个事实,而要实现这样的成长,你必须要经过哀伤的过程。
按照南希在书里说的就是“象征性地告别以前的生活阶段,,意识到自己在每一次丧失中的局限性,以及不能拥有一切的事实……(《案例分析,p118》)”
也就是要接受自己的“不能”与“丧失”,其中的“不能”,主要指先天局限,“丧失”则是后天变故了。
然后在一些案例分析到解决之道时,南希经常这样像写道,“个案动力学分析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评估患者的体验中缺乏什么类型的人际关系,然后想方设法让患者从情感上逐渐认识这一关系,使患者为自己不曾拥有的关系表示哀伤……(《案例分析,p150》)”
这样的话,就更明白一点了,其实还是哀悼。
我认为哀悼更准确是因为它具有某种道别的意义,虽然从词面上看它不够漂亮,同时又和某个巨大的丧失(死亡)仪式有关。
然而我在想,为什么哀伤就能使问题得到解决?或许是因为情感被抒发掉了,就像固着的欲望被疏通了一样?
我越来越觉得某些旧日情感就像努力嚼过的口香糖,一旦黏在某处,就算你挖、抠、磨、蹭、剜、剋、挠、啃……总也弄不净,就算最后清除完毕,又发现它在原来的地方留下了不可磨灭的一团痕迹。因此,它也是能固着的了。
如果某种(丧失导致的)情感我们没有及时抒发,我们的行为与关系模式可能就被固化在某个地方,然后重复这种适应不良的模式,最终导致问题与神经病。
或许这种情形就是格式心理治疗系统所说的“未完成事件” (不过我目前只知道这样一个名词,在手机上扫过简单的解释,但我觉得这个词很帅) 。
最后让我想到有关“哀伤”的一个情节是:在印第安巫士的知识系统里,Nagual们总是教导门徒说,当你们决定放下一切走上知识的路,要和你的生活告别。
他们的理论基础是,每一件事物都它的情感边界。当你转身离开你成长的小镇,你会意识到这一点,虽然你没法划出那一条线,但你知道它的存在,就在你蓦然转身回望它的那一刻、那一处。
我想,Nagual们如此建议,就是要门徒走得干净,不被旧日困扰,因为他们曾适时地表达了心底的“哀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