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到大,都认为“聪明”是个纯粹的好词,要不,怎么会听到它的人和说它的人,大多数情况都会喜笑颜开。
于是,一直以来,我都在不遗余力地想要“聪明”一些:比别人快一点背完书;比别人快一点做完作业;比别人快一点说出答案;然后得到老师或者别人的一声“聪明”,不自觉地就沉浸在“原来自己真的很聪明,很有天赋”的世界里面,驻足不前,忽略现实,没有了往前一步的动力和意识,对事物抱有一种似是而非的天真和单纯的自负。
渐渐地,我变得越来越期待别人的认可,急于求成和浮躁起来。在开始一件事之前,会自恃聪明,高估自己,但若在一段时间内,没有得到自己期待的认可,就会放弃。看不到自己的微小变化,只会用外在的评价来判断自己。
同时,世界在我眼里,也只是简单的静态二维:适合我天赋的以及我没有天赋,不适合我做的。而没有意识到,人生实际上是一个动态多维的发展过程,所谓天赋,不过是开始做一件事情的敲门砖,能不能做好,产生质变的可能,取决于自己的决心、持续刻意的努力和坚持。
《道德经》里说: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当下次在听到“聪明”这个词的时候,请只把它当作一种善意的鼓励吧,它的意思实际上是,道阻且长,你已启程,请在这路上努力进取,我愿意为你鼓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