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 those who may concern,
上周,和大家分享了注意力和时间所存在的价值。在接下来的两周时间里,大叔将和大家分享如何分别利用注意力和时间,去开启你未来的更多可能性。
这一周,我们就先从「注意力」这个维度进行发散性思考。
1
当下的时代,每个人都有机遇
正如营销的方式正随着人们接受信息方式的改变而改变一样,如果你有自己的手艺、或者自己喜欢和擅长的技能,亦或是不错的产品,你完全可以借助由百度、阿里巴巴和腾讯搭建的移动互联网基础设施,在这个巨大的舞台上找到自己的用户。
在这个创业成本大幅度降低的时代,如果你有个不错的idea,你只需要开一个微信公众号(当然,其他平台也不错哦)就可以开始推广,这就是媒介和营销的关系。
众所周知,微信是当下社交的主流产品。对于微信这个产品而言,如果把它比作一个细胞一样,那我们所有的小伙伴就好像是一个个线粒体,在这个细胞中不断交互、流通和成长;而微信公众号作为微信产品的一个延伸产品,你既可以把它当作微信的一个附属产品,也可以把它当作是一次产品的二次元迭代,可大叔对他的理解是,他是这个时代主流的信息入口之一。
这就好像你遇见困惑会首先相当知乎,去找大V;看专栏会想到微信公众号,去看大号的作品;写文章会想到简书,去在上面找到志同道合的人一样。微信公众号对大叔的启发是,这是一个你可以连接世界的地方,在互联网这个万物连接的时代,如果你有本事、就手艺、肚子里有货……你完全可以开个微信公众号去展现你的产品,从而会获得你的用户,然后随着时间的积累,不断让自己的产品越来越好。
2
先跑起来
很多小伙伴都会说,光是开个微信公众号就能卖产品,这不可能吧。还记得大叔上周五分享的那篇文章么,任何事都有方法,只要这件事是顺着时代发展趋势进行的、有你信任的交流为你指导、然后能合理的规避错误,其他的方向都可以尽情尝试。
如果你的产品满足以用户模式的做推广,那么恭喜你,你已经完成了第一步。那么剩下的,就是找一个可以执行的Idea开始推广吧。
这里,有的小伙伴有会问了,不是应该先做一个类似创业计划书的嘛,或者得先定个计划吗,大家咋不想想,这个时代同质化产品这么多,如果先生产再卖,万一用户不卖咋办;也有的小伙伴会说做要先做市场调研,那你调研的这些用户是你的精准用户么,如果不是的话,他们的意见又有多大参考价值呢;此外,有些小伙伴会说,你咋不砸钱去打广告,那问题又来了,你能保证你的真实用户能看到这些广告么。
看,传统的营销模式对于运营和创业已经不管用了。
如果你读过硬盘的发展历史,你一定不会陌生,硬盘的斗争帝国就是一次又一次创业公司逆袭新公司的例子,不过,咱们也不能怪大公司,毕竟,大公司得用高额利润回报股东,对于新兴市场自然关注度不足,且不可能放弃眼前的利益,这样一来,创业公司就有了更大的机遇。
在当下也是一样,如果你能找到某个领域中,大公司未涉及的局部或边界机遇,这说不定就是你的机遇。可有些小伙伴在此又会否定自己……看,机遇就是这样和你插肩而过。毕竟,机遇只给有准备的人。
就好像从马车时代到汽车过度的时代那样发生的故事一样。在儿时的时候,大叔最喜欢做的事情是喜欢坐公交车,现在也是这样,每周我会坐公交车环游一遍所在地城市。
坐在公交车的最前排,你会发现很多新兴和停开的公交车线路、新开的和衰落的购物中心、小店……这一切,让我想起自儿时起喜欢吃的美食,好像现在很少再见过,母校武汉大学门口的519路公交车停的信息,然后想到母校门口的书店的数量在一家家减少……
然后,我欣喜的看到一家家特色的小店的崛起、一家家特别有Feel的营销模式的兴起(报名参加课程的小伙伴中,有些就正在未雨绸缪自己的产品),一份份创意无限的设计产品。
「这是每个人都有机遇的时代」
所以,当你有一个不错的idea,就开始奔跑吧,想那么多,还不如跑一会,当然,如果你有点子不知道如何实现,三个月的成长陪伴课程也许会给你些启发。
3
与其超越,不如不同
很多小伙伴会问大叔,你每天工作16个小时的动力是什么,我想借用苏格拉底的话来回答,“当你真正喜欢一件事的时候,你会发现你的人生被赋予了新的意义”。
自大叔全职从事这个事情以来,想的最多的如何打磨好这个产品,为大家提供针对性的服务。在搭建好基础认知模式之后,需要提升自己,算起来,大叔在此项事业上花的精力,已远超几万小时。
当阅读成为一种习惯,当思考成为一种本能,你会真正热爱生活,热爱人生。这也是大叔一直鼓励大家去寻找自己最擅长且最喜欢的事业一样。
对于想打造一款产品而言,大家要想的不是超越,而是要做到足够的差异化。你的产品就是你自己,所以,打造「人格魅力体」才重要。
「你就是你自己,是别人无法替代的你自己」
【写在后面】
之所以在今天会和大家分享这个主题,来自刚刚结束的美国大选中特朗普先生成为新一任美国总统给大叔的启发。
当下,媒介和营销关系的改变正引领着新一轮的商业模式和变革,关于这一点的延伸思考和讨论,报名参加大叔课程的小伙伴请参见大叔的微信朋友圈2016年11月10日和11日的微信朋友圈分享,请重点看大叔为大家分享的两篇文章及两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