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婆婆的感慨
下午回家探望,坐着聊天时婆婆感叹:“你爸这次出事,飞飞一下子长大了。每次回来都抢着干活,眼里有活儿了。”
“是啊,我也没想到他这么懂事。”我顺口接过去,心里却像被什么轻轻碰了一下。
02 六天五夜
出事那天,淘爸第一时间赶到了医院。从县妇幼到省城医院,再回家,整整六天五夜,他和婆婆寸步不离。
中间我曾订过两次酒店,想让他们轮流睡个好觉,两人却都坚定地不离开医院:“去了酒店也睡不着,不如守着。”
走廊长椅、病房沙发、简易小床,成了他们临时的“床”。就这样,白天又黑夜,黑夜又白天,他们的守护也是淘爷爷最踏实的定心丸。
03 回家成了习惯
出院后这一个月,是淘爸这些年回家最频繁的日子。
“中午我不回了,你照顾孩子,我回家一趟。”
“今晚我回去住一晚”
…………
起初他还没放暑假,中午下班总是先奔老家,晚上再赶回城里。有时,晚上也不回来,他愿意在家守守淘爷爷,替替淘奶奶。
如今假期开始,更是隔三差五回家,帮淘奶奶做点家事,陪淘爷爷做做康复。
04 最沉默的,最孝顺
淘爸兄妹三个,三人里,淘爸最木讷。不会说暖心话,急了还呛人。淘奶奶曾半开玩笑:“飞飞也不会伺候人,老了怕是指望不上。”
可这次,偏偏是这个“指望不上”的人,把“孝顺”两个字写得最重。
我忽然明白:有些爱,不用嘴,用脚步丈量,用肩膀扛。
05 上梁正,下梁不歪
上周我骑电车带俩孩子出门。
“淘淘,咱把奶奶的三轮骑来吧,省得我骑电车驮你俩很不方便。”我打趣。
“那可不行!”儿子立刻反对,“奶奶还得骑它呢。”
姑娘也跟着点头:“奶奶不骑电车,出门还骑三轮呢,没了三轮多不方便,妈妈,咱别骑奶奶的三轮了啊。”
我笑着答应,心里却开出一朵花。
想起当年淘爷爷照顾瘫痪的淘老奶奶,端屎端尿,毫无怨言。如今,沉默的淘爸、懂事的儿女,都在重复同一件事:把“孝”字一代代传下去。
灯亮着,路就不会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