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到有效的家庭教育

听了三遍福老师20190409千聊分享的“家庭教育必须落地才有效”。已对那些“飘着”、“落地”、“还没入门”的状态有个更清晰的认识。

教育不是道听途说,也不是只在一两本书上看到的一些观点。而是一项系统的工程,需要大量地系统学习支持。

我们要培养孩子具有自我思考能力,了解孩子遇到困难时,第一反应模式是怎么样的。

孩子哭、闹是在释放自己的压力,因为他遇到了困难,暂时不知道怎么办。我们和孩子在学习成长的过程中,也是自信不断加强的过程。

家庭教育是一种持续性的、不间断的,并且还讲时效性的互动过程。所以有说“父母是有保质期的”,这话一点都不是危言耸听。

为什么我们学习了很多,也知道很多道理,但在生活中遇到问题还是不知道怎么办,还要到处求,不能落地呢?

福老师说主要原因有两点:

一是因为不专业。没有系统地去学习。

二是因为没去实践。很多是不愿意去实践。觉得听到一堂课解决当下那个问题就可以了。或者就像得到尚方宝剑和什么秘诀一样,可以解决所有问题。这些都是想的太简单了。

我们必须大量地不断地积累丰富的知识、故事、案例。学会沟通技巧,要有倾听能力,才能在陪伴过程中遇事不慌乱,镇定自如,信手拈来。不然我们还是会按照自己头脑中所认为的对错来。那就是学了不能落地。

福老师强调:家长一定要用心学习,趁现在孩子还处在可塑之际,我们把每天听的课的想法,写在打卡日记里,再反思、调整。同时还可听到老师及时的指导,还可从同修的家长朋友的分享与鼓励中获益。把这些行为内化成像呼吸一样的习惯,拿到生活中去实践。不然即使不停地到处学,那样学再多也没用。

所以继续大量的练习才是正道。

福老师为什么能随时处理好生活中咨询的各类家庭教育难题?

从老师的分享中得知是因为:

他看书很多;

十几年他一直坚持实践;

十几年间他接待了几百个家庭咨询;

十几年间他已与几千人次进行了互动交流学习。

通过这些可以看到成就大师没有秘诀,能看到那是量变到质变的一个过程。我们得舍得花时间去精进自己。

当然在学习过程中我们需要警惕自己是否走偏。不忘初衷,铭记《土拨鼠》的故事来鞭策自己。

我们可以通过打卡、写日记、反省、和孩子交流、看别人写的东西的过程中,不断不断地反思自己:说的对吗?想的是什么?语气和表情又能传递什么信息?与自己当初想表达的差距大吗?等等方法来提升自己的觉察能力、反省能力、沟通能力和倾听能力。

去打卡可以第一时间获得反馈,可以加快自己成长速度。您还有什么理由不行动呢?不然您真得需要问自己:为什么选择进来学习?

孩子的潜能是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增加或递减的。不要因为我们不懂,就耽误了孩子的发展。从现在开始多去学习,多运用到生活中去。逐步逐步地让我们能做到陪伴落地。

这节课里老师又分享了好几个故事:两年前曾咨询过的强势妈妈给福老师报喜,告诉了她与孩子的成长变化以及现在与孩子的关系,孩子已很会安排自己的学习生活了。考试最后一名的家长汇报孩子在校的萎靡不振的状态和家长困惑无力的状态。还有就是孙子问爷爷学习有什么用,爷爷让孙子用装煤球的竹篮去河边打水的故事。

在故事中领悟智慧。感谢福老师生动有趣的大爱分享课!

获益匪浅,我继续练习。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