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的世界讲述的是逃犯布奇劫持单亲家庭小男孩菲利普为人质,一起逃亡中,布奇帮助菲利普完成所缺失的父爱。菲利普相似的原生家庭让布奇长期孤独的爱找到可以给予的对象,布奇与菲利普彼此互相完成了心灵治疗的故事。
创作上,电影注重主题具有普世的价值观---人性。即“人性是永恒不变的主题"。因此它具有跨越国家,种族的穿透力。因此电影以平平淡淡的方式讲述着,一条主线是布奇与菲利普的相遇,到一起逃亡;另一条以警长为代表的抓捕。主线是布奇与菲利普的逃亡,辅线为了更好的突出主角布奇这一主角。
所构造的人物具有普遍性,而又具有特殊性。普遍性在于故事中的人物皆为普通人,所传达的人性善恶问题,教育问题每个人都可能遇到。特殊性在于塑造以杀人犯的"恶人"来表达善。而不是“好人"的形象去表达。因此,巨大的常规认知落差的艺术表现手法,更能震撼人的内心深处,直至灵魂深处去思考。与<<这个杀手不太冷>><<茶花女>>等表现手法有异曲同工之妙。
人物
布 奇:外向型孤独者。妓女之子,8岁杀人,12岁母亲去世。6岁父亲离开,至母亲死后才出现。少年时多次进入少年教养所。
聪明,(这点有工作人员在监狱对其测试过)反侦察能力强,智商高,善于取得别人的信任。蜻蜓点水般引导菲利普释放长期压抑的童趣。如鼓励菲利普恶作剧而又能把握好尺度。
底线:不能看到妇女和儿童受到伤害。
菲利普:单亲家庭成长,乖巧,听话。在母亲宗教式教育下成长。外表乖巧,内心渴望同龄人的调皮捣蛋的童真一年。
菲利普母亲:单亲母亲,宗教式信仰,却容易忽略孩子们的内心需求。
皮尤(布奇越狱同伙):终究跟布奇不是一类人,后因要伤害菲利普而被布奇所杀。
瑞德警长:导演客串。智者,能从布奇的成长轨迹,和多次与布奇的追捕交手中,判断出布奇虽然劫持菲利普,但不会伤害他。
枪手:枪杀布奇,现实世界里的常规思维代表。
英国戏剧家王尔德说过:“艺术都是骗人的".的确艺术多是虚构的,却不是胡乱编造的,而是有理有据,由生活走向艺术。有感性又带有理性,能给人带来难以言说的心灵慰藉。这是艺术最大的魅力所在。
幸运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布奇的悲剧是用一生的努力都走不出去原生家庭的阴影。那份完整家庭,简单的童年成长环境永远也得不到。而布奇又不可思议的将人性最大的善----渴望得不到的爱,却给予了别人。以孤独的心灵去慰藉另一个同样孤独的心灵。因此,布奇是带有悲剧色彩的人物,是一个让人想恨却又恨不起来的角色。是一个带有极强自我色彩的人物。这一点体现在他用极端的方式处理伤害他母亲,菲利普的人。以自我凌驾于法律之上的裁决者。以及菲利普射伤他,他并不生气。本片末尾,布奇静静地躺着,离开这个世界,阳光,空旷的草坪,轻抚的风......大自然散发无形的魅力是他心灵最好的慰藉。
至于菲利普母亲的教育方式。充满了一个家长的矛盾点。一方面是出于爱的严格教育,有点类似<<傅雷家书>>般的教育。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孩子身上,绝对的服从。这点上看,他母亲不是在教育菲利普,而是在教育另一个她自己。而菲利普出于对母亲的理解,做了听话的好孩子。牺牲掉了很多童趣。这对他健全的身心发展极为不利。<<少有人走的路>>里,通过心理治疗的方式去揭开“我"不为“我"所知的心理深处的秘密。
世间万物没有绝对的对错。按照菲利普母亲的教育方式,童年心灵的缺失,也许可以造就出一个领域伟大的天才。天才与疯子的边缘。这点梵高,乔布斯等带有心理缺欠的天才。也可能培养出一个非常听话普通的老好人,也可能菲利普自己走出原生家庭的阴影,成为心理更健全的人。也可能是一个无恶不作的人......至于后续的发展轨迹,超出了本片的所要表达的范围。
本片最大的意图是诱发人对善与恶的思考,善与恶的存在形式与转换。同时也表达了原生家庭对于一个人成长的影响,引发儿童教育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