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上河园的遐想
作者:肖明
清明上河园座落于河南省开封市,据说占地面积600余亩。了解清明上河园这个地方要从见到北宋末年张择端的历史画卷《清明上河图》谈起。大约是十年前,已记不清是谁在QQ空间里转发的这幅图,那是一段古典名曲配古代名画的精妙绝美视频,依稀记得伴随着悠扬的《春江花月夜》古筝曲,《清明上河图》的繁华与优美如行云流水般缓缓地流淌过我的眼底。那时我只是陶醉于《清明上河图》的传说与盛美之中,一睹清明上河园优容的奢望,连一丝半点都不曾有过。
2017年4月9日早晨,我怀着欣喜揣着激动如梦如幻般飘落于北宋著名画家张择端笔下的清明上河园的东大门口。
九时例行的开园表演剧结束后,我们一行四人迫不及待踏入园中。在园中,随着我们的游走和视线的转移,可见:汴河清俊逶迤奔流不息,舟船荡漾微波不可数计,岸柳婀娜垂媚竞比西子,木制拱桥如虹链接生机,楼阁雕栏画栋略显庄丽,店铺栉次鳞比商贾云集,服饰琳琅满目用尽彩笔,各行各业叫卖乎声东击西,各种娱乐杂耍还有各种游戏……总之,有史以来的盛世景象不胜枚举。好一幅波澜壮阔的千古绝唱之——《清明上河图》!
“千年画卷展尘寰,北宋汴梁入眼帘。多谢择端之妙笔,庄生化蝶满河园。”美哉壮哉富哉的清明上河园,几回梦里我曾徜徉于你的怀抱,如今梦想成真,我却变得如饕餮一般贪婪起来,情不自禁地思绪膨胀起来,又是胡思,又是遐想,千般自责万般惭愧之余还是抑制不住思绪的海阔天空、漫无边际……
一般人认为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巅峰,其实不然,宋朝才是我国封建社会政治经济、科学和文化艺术发展的最高阶段。清明上河园的盛景就是再现北宋末年徽宗时期的民间繁华景象。虽然那时内忧外患,北宋江山几近摇摇欲坠,不知徽宗不知是否被掳走,但民间景象繁华依旧。遥问千年,张择端的写实画作用意何在,是想暗示徽宗的盛世即将日中则昃吗?不由自主地,我又遐想起这繁荣昌盛、欣欣向荣的背后究竟隐藏了多少鲜为人知的历史故事,究竟隐藏了多少广大劳动人民的辛酸?如果没有他们的铺垫之举何来张择端的鬼斧神工之笔?
走出清明上河园,不知不觉来到了正遐想之地——天波杨府。步入府宅,不见杨家儿郎,不闻杨门女将,只见只闻姹紫嫣红万古流芳的郁金香。物是人非,巾帼须眉皆随风吹雨打去,此地空留太宗当年恩赐的亭台楼榭,园林校场。风萧萧兮足矣馈赠世间豪杰之豪情豪壮,然吟几世赞叹赞美之词才能慰藉杨家英亡?忆往昔:杨老令公屡赴杀场,明知受潘美奸害身陷囹圄也不放弃救宋于危亡,杨家儿郎驰骋疆场,英勇助父而千古名扬,杨门女将前仆后继,不让须眉而把历史重任承继担当……他们个个都是杀身成仁,舍身取义的护国精英标榜!个个都是经得千锤百炼的护国浴血凤凰!看今朝,人皆叹:“天波府邸郁金香,昔日英亡入史章。金沙滩役忠勇尽,铁血丹心诉衷肠!”是杨家将们的忠义刚勇,无私奉献,拼杀出了宋家王朝的稳固,保卫住了黎民百姓的生活安康。此时此刻怎能不令我心生涟漪,怎能不令我遐想到清明上河园的祥和静美,怎么不令我遐想到如果没有杨家儿郎的保驾护航何来张择端妙笔之下的汴梁辉煌?
武打天下文治世。两宋是尚文的王朝,这与他们的开国鼻祖的亲身经历有着密不可分的渊源。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取代后周,他及他身后帝王都深深惧怕文韬武略的有识之臣篡改皇权,因此借前车之鉴采取尚文不尚武的政治策略,使文武分途,并且抑文重武,即文臣比武将价值地位高的意思。客观地说,尚文是件好事,因为自古以来盛世崇文,乱世尚武。可是自古以来太平盛世能几何?当边关报急之时,还不是天波杨府的杨家武将重要。宋氏王朝虽然武运不昌,但是他们文治武功的文治之道却无不二法门,各行各业一代又一代宋氏文官栋梁足矣证明他们尚文有方。
譬如执掌京畿开封府的府尹包文正,传说是文曲星下凡。他足智多谋,刚直不阿,伸张正义,为民申冤,人送绰号“包青天”。民间流传是他为给秦香莲孤儿寡母鸣不平,冒着舍弃项上人头的危险果断狗铡陈世美;是他用睿智勇敢为仁宗皇帝找到了生身母亲,理清了狸猫换太子一案;是他大义灭亲斩杀包勉才留下了“长嫂如母”亲情美流传……如是才有“包公威坐明镜堂,北宋贼人少苍狂。执法如山上权贵,黎民百姓得安康。”之说。开封府匾额上闪闪的“正大光明”永远是他断狱刚直英明,执政两袖清风的历史见证。他一生“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他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如果北宋没有这位伟大的政治家,经济赖以发展的政治法规就难以得到有效的保障实施。施法不严明不公证,社会必然会紊乱,社会秩序不安定,经济又如何能得到发展?百姓又如何能够的安康?又哪能有清明上河园壮观繁荣景象?所以北宋的清明上河园也是建立在开封府包青天的廉明公证之中。
苏轼这位文学家、政治家,他是集书画,散文,诗人,词人于一身的集大成者,学识渊博,德才兼备。他为政以民为本,举一例便可以一班窥全豹。他被贬徐州后,正值洪水泛滥,于是义不容辞地舍小家带领大家防洪,洪水过后又率领百姓修筑了历千年而不朽的堤坝。其时徐州那时洪水是有周期的,苏轼为政期间已不可能再发洪水了,但是他依然为了徐州百姓,不计个人功过得失,全心全意为人民防患于未然而考虑。他在为学上,主张学以致用,强调厚积博观,文以载道,文政一体。在诗词书画上的成就且不说,历史记载曾说苏轼判处一位制扇商包赔给原告一笔不斐的赔偿金,可是制扇商一文不名,负债累累,只有扇子。苏轼就在扇子上作画题字并署名,使扇子价值斐然出售,帮助制扇商还清了债务。由此案也可见他体恤民情的高风亮节。他为人处事是是以直抱怨的,由于反对王安石新法,“乌台诗案”差点断了身家性命被贬谪黄州,但是王安石受挫时,他不计“乌台诗案”的冤屈毅然决然地伸出了温暖的援助之手,送去了以直报怨的雪中送炭之心。又如在王安石变法失败后,老友同僚司马光主张新法全部废除,他却主张保存精华,以至于落得再次受贬。由于耿直地始终如一地坚持自己的是非曲直观点,苏轼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被贬的生涯中度过,但他却从不抱怨从不消极,一边在过着陶潜“悠然见南山”的隐居浪漫小日子,一边不忘为黎民百姓们创造安定的社会条件。难怪说“东坡几许长,百尺丈难量。肚撑宰相船,才高八斗装。行文深且远,得道久之香。陶潜出浮世,挽回屈子伤。”作为出世做人,入世做事的一代天骄,一代风流,一代翘楚的苏老,他的积极乐观随遇而安精神永远引领着我们飘荡于尘世,他坚定的政治立场,广博的文学艺术造诣不仅承前启后了古人来者,也为北宋的政治清明进步以及文化发展引领了正确的方向,他富有的生活色彩更为宏伟的清明上河园中的人格魅力、人文气息引领了不朽的风采!
历史的进步与发展离不开英才之主,离不开文人武将,更离不开为历史的进步与发展而以身试法的商鞅。“王安石变法”就是为北宋顺应历史潮流而横空出世的一把“双刃剑”,王安石就是北宋的商鞅。他不但有着商鞅一样的政治改革思想,而且还是与大文豪“三苏”父子齐名的“唐宋八大家”之一。王安石有诗云:“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此诗足可见王安石对商鞅的景仰之情以及对自己的政治立场的坚定和推行新法的决心。他推行的“青苗法”、“方田均输法”、“募役法”、“农田水利法”等这些富国之法不仅增加了官府财政收入,同时也便利了市民生活。其中的“募役法”相当于现在政府金融机构发放的信贷,可见王安石的改革春风多么超前啊!推行的“保甲法”、“将兵法”、“设军器监”等这些强兵之法不仅为官府节约了军费,而且使武器得到了改善,从而提高了军队的战斗素质。用改革科举制度,整顿太学之法,使社会上一大批具有经纶济世之志的真正人才得以重用。王安石变法虽然失败了,但变法却改变了当时积贫积弱的社会现象,壮大了北宋的军事力量,发展了社会经济,令国富令民安,更令清明上河园里的汴河闻名遐迩地源远流长!
从长长的遐思中走出来,试问清明上河园,你被载入史册,驰名于世的背后岂止于北宋的杨业、包公?岂止于北宋的苏东坡、王荆公?他们只是你映入我眼帘时刹那间的遐想,他们只是为了你的辉煌而曾经驰骋在北宋历史疆场上的几匹骐骥骅骝,他们只是为了你的灿烂而曾经在历史的天空上闪烁过的几缕光芒。此时如何能不使我想到如他们一般举不胜举的名君、名臣、名人以及无名之人,甚至还有那些稗官野史里没有彪炳千古的芸芸众生。他们就像你园中的美景,分别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悄悄地绽放,熠熠地闪光,他们就像你园中的劳动人民,分别在历史中不同的行业,不同的岗位奋力拼搏向上,为人类造福流芳!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清明上河园你的兴起、衰落与归来清楚而有力地阐释了那“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的中华民族之过去、现在与将来!
壮哉,清明上河园!你是北宋的千秋大业之壮举,是北宋劳动人民的创建创新之壮举,也是炎黄子孙们的自强不息之壮举!
美哉,清明上河园!你是我华夏美德哺育的冰山一角,你是我华夏辛苦创造的硕果一只,你是我华夏智慧无穷的结晶一点,你更是我华夏子孙们辛勤流淌过的汗水一滴!
天地悠悠,前有古人,来者何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