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盛日记

20230414#94

一、欣赏与自省

1.读道德经  《道德经》第二十七章里面阐述的内容,一是要求人们善行,善言,二是要求人们善于使用人与物,不可轻易的抛弃他们。三是要求人们妥善的处理好善人和不善人之间的关系,以保持社会的和谐和安定。

这里面有三个原则,第一,切记不可讲伤人之语,旬子讲的特别好,他说: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之言深于矛戟。

故事:表达暖心的话,其温暖的程度超过了棉衣,伤人的话,其伤人的程度也超过了刀剑矛戟,荀子的所言可以作为我们的座右铭,楚王在冬天带兵作战,领兵之将向楚王汇报说战士们十分寒冷,楚王便巡视全军,对战士们讲了一些慰问的话,将士们听了以后,一个人身上都暖融融的就像穿上了温暖的厚棉衣。我们再看看语言伤人的,孟尝君是战国时期齐国的宰相,当时的名声很大,在史记孟尝君列传当中就记载了他路过赵国的时候发生的事情,赵国人听说孟尝君为天下的名人,他路过,赵人都争相观看,结果大失所望,议论说原以为孟尝君是一个身材魁梧的大丈夫没想到却是一个又矮又瘦的小男人,观看者的这番议论,可能是随口而出,甚至可以说是客观的评价,却极大的伤害了自尊心极强的孟尝君,导致数百人被孟尝君的门客所杀。

第二个原则:借用圣贤言语进行批评和反批评。讲的是借用圣贤言语进行反驳,论述自己的观点,王阳明,他对朱熹中年之前的一些评论有些不认同,在朱熹晚年的时候,朱熹自己也做过自我批评,觉得之前的话有一些的确有失偏颇,因为朱熹是圣贤的人,如果王阳明直接提出反对的意见,他会遭到别人的围攻,所以就借用朱熹晚年《朱子晚年定论》用他的自我批评,应对这些世人的批判之矛,效果也非常非常好。

第三个原则:要注意谈话对象的不同。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