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小孩

———《亲爱的》观影感

      对于我这样的一个多愁善感的女孩来讲,本就有很多的影片打动到我哭,但是《亲爱的》却是一部给了我很多其他感动我的泪点。

     

图片发自简书App

年纪尚轻、涉世未深的我,并不真正意义上的懂得为人父母之人对于小孩的感情。甚至说是那样的一种依恋、牵挂,我不懂,但是我在这部影片中看到了最细节入微的体现。   记得在互助大会,面对韩总说“请鲁晓娟分享一下”, 这一段的留白,给观众了一个想象的空间,这样的一个妈妈会怎样看待孩子丢失的事情。这个不认命的妈妈沉默了。尽管孩子的被拐和她没有直接的牵扯关系,但她还就是这样的把一切责任归于自己,自责、愧疚、无奈、痛心折磨着这个妈妈。这一刻,她的爆发,才是她痛苦的根本的爆发。

      还有印象特别深的一个画面。田文君在楼道里问鲁晓娟:“你说他是多久才叫那个女人妈妈”在这里,这一幕真是太狠了,太戳泪点了。这样的情节设计让我们看到孩子的亲身父母却要被迫接受“拐卖者”的身份。本想让孩子不说陕西话学普通话,最后却说的一口安徽普通话。当年骨子里就扎根的方言歌谣,在这个不懂人情世故的无辜的孩子的面前却显得如此苍白无力。

      或许,在这个世界,正是因为爱才构成了丰富的大千世界。父母对于孩子的这种溢于言表、千古不变的永恒话题,在这样的一部影片下,我似乎又看到了那么一点、又让我多看到了一点。

      电影中的人物也好,生活中的千万真实事例也好。相较之下,我是极为幸运地。记得小时候节假日,父母带我去某一景区玩。一切都是那样的开怀快乐,只因在我的一转身之间,我没有看到爸爸,便在四周找他。最后我走出了那间我所呆的屋子找爸爸,也就是我的这样一找,我被爸爸暂时的“弄丢”了。小小的年纪我不记得太多,只记得最后父母在景区治安室找到我时的热泪盈眶。现在想来,命运对我真是极大的眷顾,让我又重新的回到他们温暖的臂弯下。

      孩子在一个家庭中真的占据着不可或缺的地位,孩子是生命的传承延续,是家庭矛盾的调和剂,是“温暖港湾”的中心之轴。

      现在的影院里,就是缺少着这样的好作品,缺少这样与心灵沟通的媒介。电影并非只有娱乐这一个属性。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这部电影从拍摄开始,到宣传,到上映,一直维持着较高的曝光率,出第一支预告片的时候,许多人都哭红了眼。我却是从不看预...
    錢瑾舒阅读 495评论 0 2
  • 《亲爱的》影评 我又来推荐片子了。 这部电影是两年前的电影,但前两天又看了一遍,还是非常非常的喜欢,我觉得可以算是...
    一蓑烟雨任平生0801阅读 312评论 0 0
  • 无论是手机还是单反摄影,照片拍的美不美不在于被拍物体的本身,最主要的原因在于构图。构图思路才是拍出好照片的源头,不...
    克果阅读 374评论 0 3
  • 全文约为1300 字 | 建议阅读时间3分钟 1 据说,朴槿惠因为“闺蜜干政”事件,支持率已跌到15%以下。这个事...
    蔡垒磊阅读 1,097评论 1 3
  • 她醒来以后关上了睡前忘关的灯,然后把身子转向左边,把手臂放在躺在床上的男人的胸上,准备睡去。 闭上眼睛的时候她...
    joesssss阅读 359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