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传奇又平淡从容的一生,也许是身在乱世也坦然的走过的态度,用杨绛先生自己的话说,
“从来都知道自己要做的是什么,所以可以在世事变幻里泰然伫立”
她用她的一生告诉我们优雅且平淡是人生最好的样子。
在我走过三十多年的岁月里,我一直糊涂的活着,没有目标,没有方向,没有自己。尤其是工作后,把自己裹在繁忙的假象里,假装生活充满激情,实则浑浑噩噩,随波逐流。
现在才明白,我是因为不知道自己要什么,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所以人生实则是荒芜的。大学毕业后的我,很久没有深度读过有价值的书籍,无聊时看电子小说看得废寝忘食,除了收获空虚和更加胡思乱想的大脑,我不知所措过,因没有人拉我一下或者点拨一下,我在这条路上越走越远,也越来越麻木、无感的活着。
不敢直视,不敢面对,直到承受不了工作之重、工作之苦,从繁忙的假象回归到生活中,我不得不面对:我能干什么,我今后该往哪个方向走?武侠小说里高手一般都不得已自废武功,而我在不知不觉中就自废了人生。如今醒来,已找到今后前行的方向,我想我可以从杨绛先生身上汲取能量,把自己的人生过得尽量从容优雅。
杨绛,被尊称为中国最后一位“先生”的女性。
生于1911年的她,曾经历经中国最为动荡的年代,从抗日战争到文革运动,她和那个年代的很多中国女性一样,经历过中国最为艰苦和最为黑暗的岁月,但不同的是——她走过其中,却走出了一百年的智慧。因为这些智慧,她在悠长却又充满崎岖的路上,活出了光芒。她生于乱世,她尝尽人生百味,始终从容淡然。我们称她一生很“传奇”,而她认为“没有虚度此生”而已。
在她百岁那年,她曾写:
“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看似很简单,课如果细细品味,则意味深长,字里行间反映出她对平凡且优雅生活的向往 ,她对人生的感悟,如此深刻又如此淡然。
杨绛曾说过:“只有在年轻时认真经历生命的历练,方能在岁月中优雅地老去”,是啊,只有在年少时拼搏过、努力过,才可以在暮年之时说淡然和无悔。
《我们仨》是杨绛先生在丈夫钱钟书、女儿钱媛相继去世后,于96岁高龄之际写下的。这是一本类似于回忆录的书,全书没有跌宕起伏的剧情,只是以朴素的文字叙述了一家三口的生活。它的魅力不在于杨先生的学术底蕴,而在于其文字里透露出的亲人间最真的爱,和最深的情。
书中附了很多亲笔信和照片,信上的字迹真实而生动,信的内容平凡却洋溢着浓浓的爱与亲情,书中所写日常生活的每一个琐碎细节,都带着浓郁的人情味,透过一个历经了风雨,依然相濡以沫、相亲相爱的家庭几十年的历程,告诉我们幸福是什么?幸福是一种在逆境中依然充满希望、在任何环境下都能够发现感受到小而确定的幸福美好的能力。
他们一家三口是幸福的,而如今的我们却缺少这种能力,所以总是幻想追逐不切实际的幸福。我们需要做到的是把握当下,做好身边事,抓住身边点滴的小确幸,尽量从容的活着。
杨绛用非常意向的笔法,写了亲人“离开”时的情景:我每天在驿道上一脚一脚走,带着自己的影子,踏着落叶。人世间亲情总如此,不可或缺,却会在离别之际带来撕心裂肺的痛感。
正如杨绛在痛失女儿时所描述的:
“我的手撑在树上,我的头枕在手上,胸中的热泪直往上涌,直涌到喉口。我使劲咽住,但是我使的劲儿太大,满腔热泪把胸口挣裂了。只听得噼嗒一声,地下石片上掉落下一堆血肉模糊的东西。迎面的寒风,直往我胸口的窟窿里灌。”
那种悲从中来,悲急攻心的感觉被杨绛写得如此克制,如此朴素。这痛感我感同深受,因为我也经历过,世上最爱我的父母离我而去,那种痛深入骨髓,那种悲伤溢满身心,无处发泄,无处诉说,最后只能深埋心底,在时间的光阴里慢慢疗伤。
她曾在《我们仨》中这样深情地写道:
“现在我们三个失散了。往者不可留,逝者不可追;剩下的这个我,再也找不到他们了。我只能把我们一同生活的岁月,重温一遍,和他们再聚聚”
这最朴实的文字,我却感受到了最深的想念,被她细腻而又极富感染力的文字所折服,写出了她无边的落寞,以及直达人内心深处的温暖。我也曾那么想念过我的父母,无数次梦中醒来,我多想梦是真的该多好啊,是不是杨绛先生也很多个午夜梦回里,他们仨幸福的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