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融让梨的故事家喻户晓,再加上“小时了了,大未必佳”这句名言,我小时候一直有一种错觉:孔融一直是个小孩儿。后来在史书中看到孔融长大后的形象,怎么都无法把他们看做是一个人,用了很长时间才把他的前半生和后半生连接起来。
曹操治罪孔融,罪名之一为不孝。其不孝言论为:“父之于子,当有何亲?论其本意,实为情欲发耳。子之于母,亦复奚为?譬如寄物缶中,出则离矣”。
大意是:父母对于子女,无亲可言,孩子是父亲情欲的结果,母亲对于孩子,则只是个载体。
很多人怀疑这句话并不是孔融说的,因为和他以往的行径不符。他们认为这只是曹操想要处死孔融,找来的莫须有的罪名。
其实没有必要这样怀疑。范晔记载孔融的传记很有意思,开头便说其孝,结尾又说其死于不孝。全文说他“负有高气”,但又明言其“才疏意广,迄无成功。”看似矛盾,但实则,这才是一个活生生的人。
我一直相信那段“大逆不道”的话出自孔融之口。“莫须有”的罪名有很多,曹操没必要非给一个大孝子惯上一个不孝的罪名,这样会招来人们的怀疑,也给自己招来妒贤嫉能的恶名。
也正因为此,有些人开始怀疑,这样一个孔融,怎么可能会有“让梨”的举动?即便真得有,其动机也肯定不纯。
有人认为,孔融年幼,怕被哥哥们欺侮,才选了最小的梨;也有人认为,孔融早慧,知道大人们喜欢谦逊的人,故而惺惺作态,博得美名。
前几日有宝妈在朋友圈转载了一篇文章,本来我是从不看育儿经的,可是题目提到孔融让梨,我便点了进去。文章大体是在批驳“孔融让梨”的行为,说这样会让孩子变得虚伪。后来我在“孔融让梨”的百度百科里看到了同样的例子。大体是讲一个罪犯的回忆,因为虚伪的把大苹果让给了弟弟而得到奖励,自此之后便学会了说谎,学会了不择手段,最终锒铛入狱。
这类文章看多了,总会让我想起动画片在国内的遭遇。
我还算年幼的时候,蜡笔小新引入国内,风靡一时,争议四起,甚至在我身边,有传言说:蜡笔小新是日本试图用动画片毒害中国小朋友的工具,日本人自己是不看这种动画片的。当时把一向乖巧的我吓得不轻,怎么都不敢看蜡笔小新了。
直到上了大学,舍友中有一个阳光开朗的萌妹子,特别喜欢蜡笔小新,我在她的带动下,本着好奇的心态,重新看了一遍这个曾让我避之唯恐不及的动画片。
现在,在我看来,蜡笔小新是部优秀的作品。宣扬的是温馨、美好、善良。虽然小新相比别的小孩子比较早熟,喜欢成熟系的大姐姐,但是他终究是个幼稚园的小孩子,淘气、善良、有爱心、富有正义,偶尔比较熊孩子。一个个简简单单的小故事,诉说的是小新和家人、朋友、老师之间平凡的点滴,很治愈。
我不知道有没有小孩子曾因看蜡笔小新而学坏,我自己小时候没敢看,所以不敢断言。
前几天刷微博刷出一条网友的吐槽,说是自己认识的一位叔叔,和孩子一起看了几集《名侦探柯南》后,向相关部门投递了信件,要求禁播柯南。原因是这部动画片宣扬复仇。
《名侦探柯南》在全球都极具影响力,如果这部作品真得会教会人复仇的话,我们的世界恐怕早已是炼狱了。
我自小看柯南,从中学到了不少的知识,而且为少年侦探团的友谊和勇敢吸引,为新一和小兰的爱情感动,为小哀的身世心疼,为罪恶的人被绳之于法感到大快人心,为善良的人最终走向罪恶感到惋惜。各种感情并举,但独独没有学到“复仇”。
真能从柯南里学会复仇,学会犯罪手段的,本身思想就有问题。
几年前有报道说,有孩子看了喜洋洋后,把同伴放到火上烤,进而引发了一些人对喜洋洋的抨击,认为其有暴力引导。
喜洋洋这种片子都有暴力引导?想想小时候的我,和一群小伙伴每天追着看《七龙珠》的擂台赛……哇,真庆幸我还活着!
会模仿动画片,把小伙伴放到火上烤的孩子,真得是被动画片“毒害”的吗?
《熊出没》自把“臭狗熊”改成“小熊熊”后我就看不下去了。光头强在气急败坏想杀人的情况下怒吼“小熊熊”,总让我有跳戏的感觉。
到现在也不明白“臭狗熊”怎么能算脏话。常听小孩子生气的时候说“臭爸爸”、“臭妈妈”,感觉挺萌的啊。一个朋友儿子小名叫“臭臭”,可能是充话费送的吧。
在一些人的逻辑里,孩子在面对一件事物时,首先学会的都是它不好的一面,而这无关人性,都是那些事物有问题,为什么它不能十全十美呢?
而在我看来,人性没问题,那些事物也没问题,有问题的是一些人的心。心里想什么,看到的便是什么。
就像孔融让梨的故事,无论孔融到底是真圣人还是伪君子,孔融让梨的初衷到底为何,在我心中,这都是一个美好的富有寓意的故事。我在很小很小的时候听到这个故事,的的确确被孔融感动,的的确确从中学习到了谦让,并且相信曾经、现在、以后,都会以这份谦让带给身边的人一点点温暖。至于有人从中学会了虚伪,学会了说谎,那不是故事的错,是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