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读书真的越来越没用吗?
社会即将分层,阶层会越来越固化,这是不可避免的。
可现在处于低层次文化的人,却越来越支持“读书无用”,大学爱读不读,没钱就别读了。
他们看到的世界无非是:
1、现在的大学,考上了也不包分配工作,多的是读完大学找不到工作的,读了浪费钱。
2、多的是乡村土豪、领导,没读大学,不照样有钱有势。
3、眼下马上不用负担孩子的学费,还可以多一个赚钱补贴家里的劳动力。
然而,读书真的越来越没用吗?
诚然,这每一条,都是他们眼前每天都会看到的真实现状。
但他们根本看不到:以前读书考上大学可能意味着阶层的立马提升,可以有一份铁饭碗。
现在读大学虽然不能立即摆脱寒门状况,但如果你不读书,你可能连进入新阶层的门票都没有。
不要说你自己,你的后代只会离的更加遥远。
2
读书,意味着截然不同的社交圈层
BBC曾经有一部纪录片,它选择了14个不同阶层的英国孩子,从7岁开始一直跟踪记录到56岁。从7岁开始,这些孩子的生活状态已然截然不同。出身上流社会的孩子,已经开始阅读《金融时报》,开始树立未来的目标,进入父辈读的私立高中和世界顶级大学。到了10几岁的时候,他们已经开始有独立稳定的价值观,甚至已经在做未来进入政坛的准备。
而贫民出生的孩子,7岁的目标是“吃饱饭、少罚站、少被打”,他们的生活远离书本、媒体,完全不知道世界正在发生什么,理想是成为泥瓦工、司机、驯马师,除了出卖劳动力,完全不知道以后还可以靠何谋生。
这是什么?这就是阶层。
这就是已经发生的阶层固化。
你可以从一个孩子读什么书,读什么学校,判断出他的父母来自于哪个阶层。我身边原本决定让孩子读普通幼儿园的妈妈,最后决定读贵族幼儿园,我问她为什么?
她说,因为她在两个幼儿园,看到了两拨状态完全不同的妈妈。
她说,我选的不是幼儿园,我选的是,我儿子和什么人做同学。
3
读书,读的不是知识,而是避免被时代淘汰
谈圈层,似乎太残酷。那么,我们来谈谈工具将会如何改变世界。
前几天一个做珠宝的朋友跟我说,现在的3D打印技术日趋成熟,未来将会淘汰现在还拿着高工资的模具工人。
《乘风破浪》里父亲阿正,给自己妻儿留下的财产,是一大堆的bb机,怎么会知道,不过三五年,手机的普及,将会让所有和BB机有关的行业全部倒闭。人工智能将会在未来20年淘汰很多行业。
所以,读不读书,已经不只是现在你能赚多少钱的问题,而是未来你还能不能保住饭碗的问题。
我前几天遇到过一个朋友,他在十年内转型跨界媒体、投行、影视三个行业,但他大学是中文系,他说每个转型都伴随着艰难痛苦的学习过程,这在我们父母那一代看来都是可能的事情。
只有这样的人,未来才是最值钱的。
他们的成长,是几何倍数型的,所以才能跑赢通胀、跑赢房价。
读书,读的不是知识,而是获取新的思维,了解新的世界规则。
如果你以为,读不读书,是内在充实丰富的区别,是文艺和非文艺的区别,那就too simple了。
不读书,未来面对的现状,一定是——被时代淘汰。
4
越学习,越了解世界,安全感越强
学习能给予一个人强大的自信,你会发现,自己能掌控住的越来越多。不管是你的外在,还是内在。不管是你的情商,还是智商。
不管对于男人,还是女人,这都是一个压力巨大的时代。
这个压力,从表面上看,来自于房价、来自于人们欲望的不断升级。
但从根本上,其实来自于时代实在变得太快。
对于未来的焦虑感、不确定感,让许多人最终选择了逃离,离开大城市,来到步调缓慢的小城市,但二十年后,他们的孩子,恐怕会一如当年的他们那样,奋不顾身的逃离小城市,来到更繁华、更多机会、更有可能实现理想的大城市。
那个时候,当他们面对更巨大的压力、体会到更多格格不入的时候,他们会不会埋怨父母,为什么你们当初要回来?就像《东京女子图鉴》里的女主角,内心抱怨东京出身的妈妈为什么要嫁到小城市。阶层固化固然残忍可怕,这意味着一个人冲破阶层,实现理想的几率越来越小。
但这世界总有一些人,可以超越自己的家庭、出身、成长,挣脱所有束缚,掌握到世界运行的新规则,变成别人眼中的成功者。
而努力学习、好好读书、终身学习的意义,是即便不那么成功,但你的幸福感、你对未来的确定感也将高于大部分普通人。而这些,一定会遗传给你的后代。
最后,周老湿想给每一个还在努力往前奔跑的人点赞。其实每一天的生活,都是无数次和现实的残酷搏击。但你不努力,你都不知道自己最后能跑到最高的位置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