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家这儿,房子和房子之间的间隔,叫作弄堂。这里的弄堂,是一条至多可供一辆小三轮车进出的小道。整条小道可以平面纵向划分为中间宽、两边窄的三个区域。两边的区域是人家造房子时,稍稍筑高的水泥。而中间区域,还是块裸露的地皮。青翠的杂草逮着缝儿地钻出来,被踩折了,风一吹,又挺括起来。
我们家房子后边、弄堂边上,有一个石凳。石凳再往北边,是月季花、小菜地和一小片竹子林。弄堂的最尽头、小竹林依傍着的,是一条供着这里人家的小河。
最爱光顾弄堂的是夏天的风。弄堂的风把这里的人都吹进来,搬把小椅,唠着嗑,啃着西瓜。今儿早那菜新鲜、孩子晚上回来吃、刚那摊子卖的瓜甜、把堆着的旧货卖得了十多块钱……
那时候暑假,早上起来就往弄堂跑,坐在那儿,吹着会儿风,吃着会儿零食,让身上的汗都蒸发掉。到了饭点,便捧着碗白米饭,夹上几筷菜,哧溜儿地躲进弄堂里,对着隔壁家的几个伙伴,看着大家的菜,笑着,吃着。
下午,大家伙儿的就和那石凳发生故事。轮番着,站在石凳上讲故事、猜谜语。从哪本书上看到的也好,从哪儿听到的也好,自个儿即兴编的也好。总之,能让底下的人瞠目结舌的、冥思苦想的、哈哈大笑的,石凳上那人看见大家的神情,便会挂着得意气儿跨下来,蹿到人中间,暗自高兴着。围着他的人便你一言我一语地询问,听到回答后,惊喜、兴奋地叽喳一番。
伙伴多的时候是这样,等哪天几个人有事儿没来聚,那剩下的两三的人,就从家里拿些玩具、卡片,在那石凳上斗玩具、斗卡片。直到奶奶的吆喝吃晚饭声儿传到石凳这里,大家伙儿才慢慢地收拾玩具,回家去。从那时候,弄堂便结束了一天的承载工作,自个儿悠悠地纳起凉来。
如今,弄堂本身在城乡改造中,悄悄地退休去了,弄堂的故事也在大家心目中逐渐淡去。眼下,则是一片片的水泥地,灰色的,死寂的,皱着眉头的。弄堂和石凳,成为我心中的非遗,只能在最深的角落里,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