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以前到现在一直没变的,到以后也不会变的是什么?“十世可知也”的内容是什么?

原创首发

继承的那部分永远会继承下去

2.23 子张问:“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关键字

礼 【礼·乐记】理发诸外,而民莫不承顺。礼与理这两个字是混淆的,是一体的,一内一外,互为表里。

因 袭也 袭 受也。

世 《注》三十为爲一世。

译文

子张问:“三百年后这个世界是什么样子,可以知道吗?”孔子说:“殷朝继承夏朝的礼,删减和增加的部分我们是知道的;周朝继承了殷朝的礼,删除和增加的部分我们也是知道的。继周朝之后的新朝代,删除和增加的内容也会差不多,再过三千年我也能知道世界还会沿用一直在继承的那部分道理。”

深度思考

可继承的那部分内容是不变的。就是再过三千年我们也能知道世界日后还会继承那不变的部分。继承了什么?摒弃了什么?举例:

历朝历代干坏事的人,干的坏事都是那些,不因为他是不同朝代的人,标准就不同。评价人的标准不会变。

任用德才兼备的人,国家就强盛,任人唯亲就日渐衰落。百姓们生活不下去就会改朝换代。

正直的人永远会是政治清明时被重用的对象。朝代更迭的导火索不同,但是被灭亡的根本原因基本相同。没有任用忠正的人。

举两个不变的例子

2.24 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

关键字

非其鬼 不是自己家的祖先。

谄 《注》谄,媚也。

译文

孔子说:“就像祭祀的不是自家的祖先,一定是在献媚和溜须拍马活着的人;见到义不容辞的事,却不敢挺身而出,就一定是没有勇敢的心。”

深度思考

月亮还是那个月亮,忠正的人还是那样忠正,猥琐的人还那样猥琐。评价人的标准从古至今都没有变过。这一点共鸣,古今一也。

这是千古不变的道理。见利忘义,小人也。喜新厌旧,无情。贪生怕死,懦弱,等等。

若想成功就做从今往后都让人敬佩的事,若想失败就做从今往后都让人唾弃的事。不管如何改朝换代,道理就是道理,评论好人和坏人的标准,不会因为朝代的更迭,而被人们遗忘。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