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语言之所以被应用的范围广,是因为有许多的优点,其中,面向对象性就是java语言区别于其他计算机语言的最大特性之一。说起java的面向对象性,就不得不说到“对象”的概念,而“类”又是对对象的描述,java的面向对象性和类有没有关系呢,所以这篇文章整理了java面向对象与类的概念和关系的知识点,一起学习下去吧。
Java 是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在理解面向对象性这个特性前,先来介绍一下对象的概念。对象就是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核心。所谓对象就是真实世界中的实体,对象与实体是一一对应的,也就是说现实世界中每一个实体都是一个对象,它是一种具体的概念。对象有以下五点特点:对象具有属性和行为;对象具有变化的状态;对象具有唯一性;对象都是某个类别的实例。
Java语言面向对象性的开发模式更有利于人们开拓思维,在具体的开发过程中便于程序的划分,方便java程序员分工合作,提高开发效率。总的来说,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有三个优点:可重用性:代码重复使用,减少代码量,提高开发效率;可扩展性:指新的功能可以很容易地加入到系统中来,便于软件的修改;可管理性:能够将功能与数据结合,方便管理。
Java中类的概念是非常简单的,通俗来说,类就是对同一类事物的抽象描述,也就是不是具体的,如:电脑类、杯子类、人类、动物类…….类是现实世界当中具有共同特征的事物进行抽象形成的模板或概念。
通过类可以创建对象,对象又被称为实例(instance),这个过程也可以称为实例化。对象1、2、3具有共同特征,进行抽象形成了类,所以从对象到类称为抽象,所以类与对象的关系就是抽象与具体的关系。
在代码级别上实现一个类,类怎么定义呢?如下:
[修饰符] class 类名 {
类体= 属性 + 方法
}
以上就是类的简单定义,实际上一个完整的类的定义要比以上语法复杂一些,以后再慢慢补充,先从简单的开始。接下来,根据UML图,使用代码将“学生类”进行实现(只实现属性),代码如下图所示:
public class Student {
//学号
int no;
//姓名
String name;
//年龄
int age;
//性别
boolean sex;
}
以上程序当中no、name、age、sex都是属性,它们都是成员变量中的实例变量,所谓实例变量就是对象级别的变量,这些属性要想访问,必须先创建对象才能访问,不能直接通过类去访问,因为每一个学生的学号都是不一样的。
通过上面的讲解和举例,相信大家都理解了java语言中面向对象与类的概念和关系的知识点,其实与java的其他知识相比,这些内容是很简单的,只要理解透彻了就可以,但是如果不能充分理解java面向对象和类的内涵,对将来写编程的练习也是有些影响的,所以今天的内容还是必须要学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