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语堂读东坡
文 七七
我对苏东坡的认识和了解,仅局限于教材中读过的那些经典诗文,对于生活中的苏东坡却所知甚少。浅薄的解读一位令人万分倾倒而又望尘莫及的高士,我怎么也高兴不起来。“人生缘何不快乐,只因未读苏东坡。”在杨老师的引领下,我开始阅读《苏东坡传》。希望在林语堂先生的文字里,可以把书读薄,读懂东坡。
传记分四卷,二十八章,分别从童年与青年,壮年,老练,流放岁月四大卷展开。我就姑且按序记录,一来加深传记的内容印象,二来希望可以引领学生爱上东坡。
第一章 文忠公
这一章是传记的总章,林语堂先生用精炼的语言,高度概括了东坡的一生。
1.林语堂最爱东坡
开篇林语堂先生谈论了给两种人作传记的的不同。一种是给我们熟悉的仍然在世的人作传记,太难;另一种是给去世的诗人如东坡作传记,情形就大不相同。因为,仍然在世的人,生活有很多可能的变化,比如,醉汉会戒酒自新,教会中的人会堕落,牧师会和唱诗班的少女私奔,一切都有不可定性。再加上活着的人总有一些秘密,而这些往往会在很久以后才会被知晓。所以,是否知道一个人,主要的是是否对他有同情的了解。
林语堂先生是完全知道苏东坡的。他读东坡的札记,七百首诗,八百通诗人书简。因此,林语堂先生了解东坡。因为了解,所以喜爱。
喜爱一个人,完全是出于一种癖好。李白固然崇高,杜甫更是伟大。可先生更偏爱东坡。因为东坡伟大的人格,比其他文人的人格,更为鲜明突出。之所以意象特别清楚,原因有二:第一,东坡心智上才华的卓越,早已渗入他写的每一行诗上。就像莎士比亚的创作一样,诗人敏感的天性和开阔豁达的胸襟,至今清新如故。纵然在莎翁去世四百年之后,其作品中的感情力量,我们却依然可以直抵他的心灵深处。第二个理由,东坡的生活资料较为完全。没有哪一个中国文人可以和他媲美。东坡漫长一生的那些资料,存在各种史料中,也存在他自己浩繁的著作里。他的札记,遗墨,私人书信,接近百万言。在他去世后百年之内,没有一本传记类的书不曾提到过这位诗人。
2.以笔买祸,痴心不改
东坡从不记日记,他不是那一类型的人。但是他写札记,遇有游山玩水、思想、人物、处所、事件,他都笔之于书。别人就忙于把他的言行记载下来,爱慕他的人都把他写的书简题跋精心保存。当时,他以书法出名,随时有人恳求墨宝,他也随手赠人。其间有很多精妙之作,在世人中广为流传。有一次,东坡写了一首对时事有感而发的诗,立刻有人抄写流传。东坡虽然发乎纯良真挚之情,但内容是对政策表示异议,当权者之愤怒遂集于他一身,情势严重,东坡几乎险遭不测。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乌台诗案”。
贬谪期间,他对不够亲密的朋友说已然后悔。可对莫逆之交,他说并无悔意。他说:“倘若饭中有蝇,仍须吐出。”他以笔买祸,最终,被流放到中国域外的蛮夷琼崖海岛,他以坦荡荡之胸怀处之,痴心不改,硬是把“兵荒马乱”的生活过成了“诗和远方”。苏东坡这份内心的从容和淡定,试问,中国历史上谁可以做到?
3. “生活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
我们不能不说东坡确是一个执拗的人,而这种执拗是一种人生的态度,处世的豁达。北宋后期政坛最大的政治事件,就是党争——新党和旧党之争。新党以王安石为首,要改革,要变法。旧党以司马光为首,要保守,要持旧。两派互不相让,斗得你死我活。
刚刚步入仕途的东坡,既不新,也不旧,始终保持自己。他说:“我不站队,我只看这事对老百姓好不好。”正是因为他的特立独行,他的义正辞严,他的大胆发声,导致他左右不受待见。新党看他像旧党,旧党看他像新党。在两党的争宠夺权中,东坡屡屡被贬谪流放。他从政40年,竟然有33年被贬谪流放在外。
尽管如此,他都始终保持着人格的超然独立,不因“进”而流于逸乐,也不因“退”而短其气节。正如泰戈尔所说“生活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
4. 我以我手写我心,我以我心吐真情
苏东坡文章虽闻名天下,仕途却历尽坎坷,屡遭迫害。但他依然不改其乐观的天性。他的诗、文、词、书、画都在才俊辈出的宋代登峰造极。
一位哲人说过:“人的一生中有两个生日,一个是自己诞生的日子,一个是真正理解自己的日子。”在苏轼被贬黄州期间,他真正地理解了自己。林语堂先生也说其“人生的盛宴”就从黄州开始的。
那他到底在黄州做了什么呢?
1082年,苏东坡贬官黄州的第三年。这年寒食节,一个雨天,他写下了著名的《寒食帖》。这张帖,乍一看,字形并不漂亮,似乎完全失去了书法所讲究的规矩和法度。但随意率真,起伏跌宕的书法意象,震撼千古。
世人之书法皆追求俊挺华美,而苏东坡在经历几番起起落落后,终于悟道“人间有味是清欢”,所以在艺术上再也不去追求什么法度规矩,为文写诗填词作画只强调个人心境的自然流露,“我以我手写我心,我以我心吐真情。”“自出新意,不践古人,是快也。”
从此,他所有艺术门类都迈入超级大师境界。尤其是写文,他更是把修辞作文的秘诀弃之不顾。何时行,何时止,是无规矩法则可行的。只要作者的情思美妙,能真实精确地表达出来,表达得够好,迷人之处与独特之美便自然而生,并不是在文外附着的身外之物。
苏东坡的文字使当代人的感受,也是如此。欧阳修每逢收到东坡的文章,他就欢乐终日。宋神宗的一位侍臣对人说,每次皇帝举著不食时,必然是正在读东坡的文章。即便东坡贬谪在外,只要有新作传到宫中,神宗皇帝都会当着诸位大臣的面感叹赞美一番。
5.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苏东坡的丰厚才情不仅是天赋,更多源于勤奋。他每读一本书,总是反复的抄写。记得他在读《汉书》的时候,曾经抄写三次。第一次每段抄三个字,第二次每段抄写二个字,第三次每段抄写一个字。只要随便说出一个字,他便能整段背诵数百字。知道了这些以后,我再也无法给自己找借口。正如“比你优秀的人比你还更努力,你有什么资格不勤奋呢?”
说到苏东坡的才气,他总能永远保持清新,不像王安石那般偶尔才能达到完美;他写诗不受任何限制,不像别人限于诗的辞藻,诗的题材;他经常在饭后当众作诗,总比别人清新,类比典故也比别人用得恰当;他的诗韵,比别人自然,并且用典含义更深。
苏东坡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他写的散文,笔力所及,甚为广阔,从庄严纯正的古文风格,到轻松曼妙扣人心弦的小品,无所不能。这就是东坡之所以被称为大家的原因。
6.多才多艺,性格鲜明
苏东坡比中国其他的诗人更具有天才的多面性。他主要是诗人和散文家,而且他也是第一流的画家、书家,善谈吐,游踪甚广。他是第一个将佛理入诗的;他是文人画开创者之一;他开凿湖泊河道,治水修堤;他寻找草药,是医学上公认的权威;他也涉猎炼丹,去世之前,仍对长生不死极感兴趣;他对神恳求,与妖魔争辩,有时居然也会获胜;他想攫取宇宙的奥秘,不幸只成功一半,乃一笑而逝。
他是一个极讲民主的人,因为他与各行各业都有来往,帝王、诗人、公卿、隐士、药师、酒馆主人、不识字的农夫。
他的至交是诗僧、无名的道士,还有比他还贫穷的人。
他也喜欢官宦的荣耀,可是当他混迹人群中却无人识他时,他却最为快乐。
他为杭州、广州兴办水利,建立孤儿院与医院,创监狱医师制度,严禁杀婴。
他只手全力从事救济饥荒,不惜与掣肘刁难的官场抗争。
他一直为百姓而抗拒朝廷,为宽免贫民的欠债而向朝廷恳求。
他是具有现代精神的古人。
这一章,我们看到了一个刚正不阿,放任不羁的苏东坡。他真实不做作,他固执不迷失,他想喝酒即使违反禁令,他也在所不惜。他想听水声就奔向江边,能够呆上一个夜晚。
林语堂先生说,他的一生载歌载舞,深得其乐,忧患来临,一笑置之。
这就是东坡,一个充满魔力的乐天派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