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洗茶常见的3大误区,其实你所知的洗茶作用都是错的!

谈到“洗茶”,从词义上理解,就是用水将茶叶洗一洗的意思。喜欢喝茶的人大多习惯将茶叶冲上水浸泡一会儿然后把第一泡茶水倒掉,称之为“洗茶”。

可能很多茶友从第一次喝茶开始就会被前辈提醒:茶要先洗才能喝。之所以认为洗茶很重要在于三个因素:农药、脏东西和心理层面。普遍认为茶叶在生长的过程中会打农药不洗等于“喝毒药”,即使没有农药经过风吹日晒和外部环境影响也会有细菌或者其他脏东西产生,再有就是觉得不洗喝着不舒服,不干净。那么究竟是不是这样呢?

误区所在

《中国茶叶大辞典》“洗茶”条解释:“洗茶即洗去了散茶表面杂质”。茶童认为“洗去散茶表面杂质”不能称为“洗茶”流程存在之依据。在茶童与多位茶客探讨“洗茶”问题时,大家几乎都认为洗茶(这里指把茶叶洗干净)是有必要的,原因一个是茶叶在生长、加工、储运、与销售过程中存在污染,其二是有农药和重金属残留,所以要加以洗涤,洗干净了才能喝得放心。茶叶生长在山野田间,尤其是在当今环境污染相对严重的情况下,存在一定的粉尘、农药、重金属等污染在所难免。

那么,茶叶到底脏不脏,需不需要洗呢?所谓脏,无非是怕灰尘,微生物和农残。空气中有一定浓度的灰尘颗粒,我们吃饭说话甚至呼吸都会使一定量的灰尘 进入身体,茶叶上的灰尘和这些比起来,简直是九牛一毛。绝大部分微生物生存需要水分,茶叶之所以保质期长就是因为其含水量已经降到最低,极不利于微生物着生。

至于农残,且不说正规厂家的茶叶农残会被控制到国家标准之内,并不值得担心,即便是有所“超标”,其实也是被夸大的恐慌——茶叶的消耗量每天也就几克,而且不是象蔬菜水果那样直接吃掉,能从茶叶中摄取的农残实在有限得很。

再反过来考虑,如果茶叶中真有值得担心的农残,“洗茶”所能去除的也很有限农药要起作用,需要很好地附着在茶叶上,要想通过一遍冲泡在基本保留茶成分的前提下有效地把它们去除,基本上只是一种美好的愿望而已。

不仅如此专家还曾对几款茶品洗茶前后的茶汤品质进行对比,发现洗茶滤出的茶汤即具有相当明显的香气与滋味;再通过对“洗茶汤”内含成分测定,更是发现此茶汤中含有相当数量的多种茶叶内含成分。由此可见,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动辄5-10秒钟之久甚至更长时间的“洗茶”洗去了多少营养精华!(不是每种茶都这样)真可谓该洗去的没洗掉,不该洗掉的营养成分却损失了,得不偿失啊!

洗茶真正的作用

据考证,“洗茶”一词始于北宋,一直应用于泡茶饮用程式,至今约近700年历史。《中国茶叶大辞典》对“洗茶”解释:“洗茶即洗去了散茶表面杂质,且可诱发茶香、茶味。”

何物需洗?脏污之物也。茶既需洗,定为脏污之物,那么脏污之物岂可饮之?可见“洗茶”一词用在茶艺流程中是多么的不合适。

再有明代《茶谱·煎茶四要》载:“一、择水……。二、洗茶:凡烹茶先以热汤洗茶叶,去其污垢、冷气,烹之则美。三、候汤……。四、择品……。”

所以我们能够得出结论洗茶是有必要的,但洗的却不是我们所说的农药残留物和加工、储藏造成的细菌和脏东西,也许把洗茶称为醒茶才更恰当一些。

真正的洗茶作用是一:洗去茶叶中因加工、储藏留下的冷气(或称陈气)作用二:茶叶先受热吸水湿润,形成叶片舒展的萌动状态,便于滋味物质溶解,使茶叶香气物质更好地散发。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五律 上元夜有感 暮至上元新,霞光动九宸。 灯融无尽夜,月照有情人。 佳节于今盛,东风若酒醇。 奈何霜两鬓,岂得...
    言可畏阅读 3,696评论 5 3
  • 一到年底,最头疼的问题某过于:去哪里团建?去哪里聚餐?团圆饭选哪家既便宜又好吃还能边吃边玩?······ 每每到这...
    城觅阅读 3,798评论 4 1
  • 总结:早上4:30分起床6:30分到仙桃,12点办完购房手续回汉七。18:30分起程返汉。 感悟:通知同学开盘信息...
    陈诚chen阅读 1,324评论 0 0
  • 其一 相逢前世定相识, 相识有缘便相知。 相知日久常相念, 恨不相依未见时。 莫言春尽红颜老, 休道花开落雨迟。 ...
    飞镝阅读 1,625评论 0 0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