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妳去报名吧,费用不用担心,我刚已经转整数过去了,多的当零用钱哦!明天记得去刷本子。”
刚这通电话挂上,对于此刻的我可以豪气说上这句话,在通话结束前用网路银行转了现金$10000(台幣)过去,让妈妈原本摇摆不定的心情安定下来,心中对身为儿女的自己其实是小小自我肯定的。
稍早,妈妈打来时,只是聊到她最近想参加他们教会的长期训练营队,在南投费用$8000(台幣)。她很想去,但她又犹豫这笔钱该不该花,加上继父在一旁反对,让她心情有些摇摆踟蹰。
“妈,妳就去吧!我知道妳想去,这笔钱我帮妳出。” 了解妈想参加教会训练的用意和想为家人祈祷的心后,我说。
“不用啦!我打给妳说这个不是要妳帮我出啦,我有钱可以自己付,钱妳留着未来当嫁妆。” 妈急忙解释,嚷着她户头不是没这笔钱,要我自己赚的钱省着用。
“妈,这和钱多钱少、数字金额无关,而是我想要帮妳出这笔费用,就是代表我支持你!今天不论三千五千八千还是更贵,只要是妳想要的、妳觉得值得的,在我能力范围内,我都愿意出。而且我相信妳会有收获的!”
电话还没挂上,我已经用网路银行转帐过去了,不顾我妈的婉拒。
当下转帐过去我心里很有感触但同时也很开心。
有感触的是,脑海中回想起的画面:
小时候,我想学才艺、想补习、想参加课外营队,但是担心要花妈妈很多钱而却步的心情。每次要开口前,都会在心里想好久好久好久,理由想好了有时还是开不了口。
(妈妈一个人辛苦抚养我们姐弟妹三人,儿时是看着不断努力工作的母亲背影长大的,对金钱概念是只能花在刀口上。)
因为我知道,妈妈可能会拒绝我。因为我知道,妈妈可能不会拒绝我。
前者,无法学习有趣新事物,我会失望 ; 后者,妈妈要更辛苦地工作,我会自责。
而令我开心的是:原来,我已经开始有能力,给我妈妈这种安全感、不用担心“拒绝”与“不被拒绝”的安全感。
这无关乎赚钱能力、无关乎花费大小,而是我知道,我的户头里有这份安全感、我的能力能让費用花出去但不用恐惧帐上数字变少。这份安全感,不是来自于我帐户目前的数字大小,而是我清楚知道,我有能力未来让帐户数字再变大。
先前,有些人问我不当上班族开始自由业后心得和收获是什么?我想,这就是其中之一的答案吧。
不靠上班薪水作為唯一收入後,对于金钱的掌握度会渐渐提升,知道如何无中生有、由少变多。知道金钱会从何来与该从何去:前者是他人透过此来答谢与肯定你的专业能力、时间付出、服务态度、问题解决;而后者是自己透过此来犒赏自己过去的耕耘、工作当下的努力,回馈父母的栽培拉拔、照顾家人的生活与精神所需。
过程中能力全方位的培养与锻炼,更能独当一面,有方法把自己妥妥的照顾,更有勇气扛起家人需要的照顾。这种因为能力提升而带来自信的安全感啊,我想,就是这么油然而生的一股霸气吧!
-- 夜晚与母亲通话后有感。感谢过去那段贫苦辛劳,让现在的我能成为妳的富余依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