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经常听说“碎片化的时间、碎片化的阅读,学到的东西也是碎片的”,“碎片化阅读”本身没有问题,甚至是件好事,增加了阅读量,比追剧、打游戏要强。我也粗略算过,一篇文章,至少1500字,如果一天看个7、8篇,阅读量就能过万。那么,碎片化阅读的问题出在哪儿?问题是只有量的积累,没有质的突破,也就是“懂得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那么,这样的现状可以扭转吗?可以把“懂得的道理”变成“成长的利器”吗?
抓大放小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实际情况,我们先要明确,看到的问题,真的是自己的痛点吗?每本书、每篇文章,基本上都是逻辑自洽的,有这个问题和它是不是自己的痛点,根本就不是一码事。并不是说,作者提出了观点和解决方案,我们就要跟着采取行动。当然,如果你连行动的欲望都没有,那就根本不在这次讨论的范围之内。而目前的现况是,我们接受了过载的信息,看似读了很多文章,看似懂得很多道理,也都很有行动的欲望,可是后来,大多是不了了之。
所以,在我们注意力有限的情况下,应该抓大放小,学着选择性接受。我目前的做法是,利用碎片时间,听得到专栏,公众号文章不会超过5篇(只看自己喜欢的:罗辑思维、Momself、Susan、自言稚语(Windy)、李松蔚、酷炫脑、年妈沙龙、双语先生等,这些公号,大多不是每天更新,所以阅读负担不是很重)。此外,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选择一些适合的网课和书籍,进行专注式学习。简言之,对准聚焦点,有重点地采取行动。
那么,这样做,会不会涉及的领域有点窄?不可否认,确实会有一些局限性,但是我们的前提就是注意力有限。如果有充裕的时间,那么就应该考虑针对一个方向进行深入研究,多看看相关延伸书籍,做读书摘要,尝试着落实到行动中。总之,我们要的是精深。
闭环效应
刚才也提到了,我们应该对看到的内容,进行深入思考,并且最好把自己的思考结果,进行强制性输出。举个例子,每天我都会做总结,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从看到的文章中,选择最令自己受益的一点,结合以往内容,进行展开式论述,例如,觉得这个观点好在哪?可以运用在自己的哪个方面?打算怎么运用?那么,总结和闭环效应有什么关系?
无论工作,还是生活,接触到的人或事,应该结成一个确定性的闭环,凡事有交代,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这就是闭环效应。而我觉得,目前自己的欠缺是写了很多总结,也采取了一些行动,但是,最后的效果如何,并不清楚。总结出的这些内容,应该一段时间再盘点一次,哪些落实了?哪些还没有做到?为什么没有做到?是之前想得太简单了?还是行动力不足?而行动力不足的背后,又隐藏着什么更深层次的原因?
一件事情,我们很难一次想明白,也很难一次就做对。所以,就需要通过反馈机制来进行检验。如果没有事后的反馈,我们就很容易按照惯性做事,很难跳出固有思维的束缚。在单一循环模式中,很难有质的突破。
多次追问
既然提到了反馈,那么有什么简单易行的好方法吗?最简单的就是多问几个为什么。就像我在构思这篇文章时,就会想为什么“懂得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因为缺乏行动。为什么会缺乏行动?因为这个问题,不一定是自己的痛点。那么,什么问题,才是自己的痛点?那就是自己在行动中亟需解决的问题,引用古典老师的一句话:
如果你没有痛彻心扉地在某个地方吃过苦头,没有对现状强烈的不满感,你就很难真正改变。
我们可以回想一下,自己进步最快是什么时候?我觉得是自己工作的前两三年。因为那时候,每天会暴露出什么问题,而且都亟待解决,所以迫使自己去从网络、同事和领导那里学习,然后摸索着边改边做,直到最终找到满意的解决方案,获得成就感。其实,这些小小的成就感,在老员工眼里,或许根本就不值得一提,但是自己不会理会,甚至觉得他们不懂自己的世界。但是,不知从何时起,自己却变成了那些老员工…
我们的大脑惰性很强,那是因为在原始社会,没有足够的糖分供给给大脑,所以采取省力原则,保证基本的生存与繁衍。可在如今高速发展的时代,温饱已不是问题,那么,我们就要有意识地对抗大脑的惰性,多追问自己几个为什么。
写到这里,这篇文章的基本思路已经理清,想要把“懂得的道理”变成“成长的利器”,我们可以抓大放小,对准聚焦点,有重点地采取行动。而在行动的过程中,对于遇到的问题,要养成追问地好习惯,努力去找寻问题的根源。最后,争取做到凡事有交代,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