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组,张晓静
今天上午有幸聆听了学习共同体研究院院长谈杨院长的讲座,谈院长讲了《课程标准的自我运用与发展,基于学生学习历程的观察和反思》的内容,介绍了关键素养、课程标准等内容。
学生完整的真实学习历程中有什么?在校本研修中,光总结和描绘儿童学习规律与特质还不足够,需要不同的教师回到各自课堂,重新去调整学习设计,优化各个要素的内容,形成再一轮的实践,才砥和淬炼了自身默会的知识。
以往我们设计课,总是为了设计而设计,没有真正站到儿童的角度去考虑学习的发生,听了谈院长的讲座,我认为通过观察儿童的课堂表现,发展孩子学习的困难点,老师在设计课时才会针对孩子的困难点有梯度的设计课程。在设计课的时,应该找到激发学生学习的突发点,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任何一节课,孩子的倾听是最重要的。 倾听是一种行动,更是一种理念。是对学生的一种包容,对每个学生的认可。在教学过程中,倾听是我们捕捉课堂生成最好的方法。
但倾听对于孩子来说,是很困难的,虚假的倾听会出现虚假的学习状态,达不到预期的学习效果。
倾听的三种关联:
1.倾听学生发言与教材的关联
2.倾听学生发言与其他学生的关联
3倾听学生发言与以往的区别联系。
上午还聆听了浙江省嵊州市逸夫小学的钱满老师的课,课堂设计有条不紊,在上课的过程中,感受到倾听的重要性。
上课开始呈现两幅漂亮的图片,孩子们很兴奋,出现了哇的声音,但我身边的小女孩好像还没有进去状态。
接着进入第一次活动,孩子们利用手中的图形,通过图形的运动拼组。孩子很快进入状态,看来她很喜欢,但是当老师说请孩子们一起观察黑板的三种图形时,她依然沉浸在自己拼图形的活动中。最后一个活动是孩子通过复写纸设计图形,孩子很快进入状态。
我发现这个孩子应该是学习不错的孩子,但是她习惯沉浸在自己的学习活动中,倾听别人或者老师要求时总是听不全或者不听,这样学习可能只是浅表学习,虚假学习,不是真正有效的学习。由此可见只有倾听学习,才能让学习真正的发生,协同学习。
这几天接触学习共同体,收获很多,学习共同体未来的道路上,会遇到越来越多的专家老师智者,虚心学习,丰富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