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明天就是死期,今天你会干什么?
只有很好的朋友,我才会问这样的问题。最生猛的答案,是一个艺术系女生给的,她说要疯狂的做爱。也许,在死亡面前,只有这种最本能的方式才可以让人觉得自己活着。
一个故事,是鲁迅说的吧。有户人家逢添丁之喜,众乡邻上门道贺,有说小孩日角隆准定有厚禄的,有说小孩人中长直必得长寿的,都是好话。说的人并不认真,听的人却也开心。后来有个不通世故的愚夫,上来就说这小孩以后肯定会死,被主人家乱棍打出。愚夫虽傻,说的却是实话。这个世界,有生就必然有死,出生之时就已开始入死之旅……
有生就必然有死,话说的不错,可不是死到临头的那一刻,又有几个人感觉到自己会死,所谓“不见棺材不掉泪”说的就是这样的情形。“你想知道为什么你不怕死吗?因为你们之中的每一个人都觉得死亡会降临到旁边人身上。”萨特是这样说的。我曾经做过一个很不精确但有意思的口头调查,询问朋友如果告诉ta确定的死期,哪怕是活到100岁,问ta愿不愿意知道。很少有人愿意知道。因为一旦知道了确定的死期,直面死亡之后,剩下来的人生就变成了一场倒计时。死亡的不可预期,这可能是不确定性带给人安全感的不多例子之一了。
如果死亡来临,世界会用多久将你遗忘?
2007年,我在天涯遇见一个叫做米老排的人,那一年的3月1日他离开了世界,胰腺癌,和乔布斯一样的死因。前几天我突然想起了他,去天涯看纪念米老排的帖子,最后一条留言来自2012年10月10日,写的是“十一长假过了,我没放假,并且还加了班,不累,但心烦”,我不知道ta是谁,但我知道这个世界用了差不多五年的时间,忘记了米老排。于是,我回复了一条新的留言,让这个遗忘的时间又延长了5年。
米老排在知道自己患了绝症后的几年时间里,做了许多自己以前一直想做却没有做的事情,算是现实版的《遗愿清单》。有时我会想,如果没有这场绝症,几乎可以肯定米老排这辈子都不会去做那些事情,几年里能做的事情却在几十年里都不会去做……直面死亡,是坏事,也是好事。
直面死亡,就是意识到“生之必死”的事实,意识到之后大体上可分成两种看似截然不同的态度。一种是既然生之必死,那就去享受生命的过程,努力去实现自己希望的人生价值,表面看是积极的;一种是既然生之必死,那生命只是无意义的一个过程,或在对死亡的恐慌之中度过余生,或在宗教中寻求来生或者死后的幸福,表面看是消极的。两种态度看似不同,可出发点一样,都是对死亡的恐惧。
单从对死亡的恐惧来说,我们比起那些刚从树上下来的古猿并没有多大的进步,死亡始终是萦绕在人类心头的一片阴影,死亡意味着个体意识在现世的消失。为了掩饰这种恐惧,有了灵魂的概念,有了地下和天上的世界;随着科学发现证实地下和天上依然是现世后,又出现了平行空间的解释。即便有了宗教的安慰,可死亡依然是无法超越的……
死亡是无法超越的,于是便有人试图从他者的记忆中获得永生,“留取丹心照汗青”说的就是这个企图的正面部分。在这种认识下,死亡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被彻底地遗忘。中国人的祖先崇拜部分解决了这个问题,只要你有子嗣,总会有人记住你,逢年过节的还能用个木牌牌替代自己受上几拜。
为什么逐利?因为生之必死,而利可以让现世活的更滋润一些;为什么追名?因为生之必死,而名可以让更多的人记住自己曾经来过这个世界。追名逐利,或许说到底都还是因了对死亡的恐惧。
小沈阳说:“眼一闭一睁,一天过去了;眼一闭不睁,一辈子过去了。”
死亡,或远或近总是摆在那里,你会用什么样的态度去过完剩下的人生?
萨特说:“人活着的唯一价值,是行动。”
这就是全部的答案了吗?死亡真的是一场无可避免的悲剧吗?
死亡是有价值的,死与生,犹如黑暗与光明。
没有黑暗,何来光明的温暖?没有死亡,何来生命的可贵?
追名逐利或许庸俗,可这庸俗之下却是生命的涌动,犹如一股激流奔腾。
死亡,或许是件令大多数人沮丧的事情;可永生却是真正的地狱,电影《这个男人来自地球》表达出了永生地狱的部分残酷。如果不相信,还可以去找波伏娃(萨特一生的伴侣)的小说看看,《人都是要死的》。拥有死亡的意识,或许是人类的福气,不知福的人却是绝大多数……
什么是顺其自然?死亡,难道不是自然么?将意识到死亡的认识当成一件难得的礼物吧,人生或如盛宴,死亡就是这盛宴的最后一道甜点……如果总是想着这甜点,那前面的大餐估计也无心品尝了。
如何品尝?
坦然面对死亡,顺应本心尽可能自然而然的绽放生命,这是我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