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是每个人都会有的反射性动作。但在官场内,有时领导的一声“咳嗽”可不是嗓子不舒服,要知道领导的一声咳嗽、一个表情、一言一行都不是随随便便的,有的机关老司机对于如何识别领导“咳嗽”里的深意更是深有体会。官场内确有太多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有些话不便明说、有些事不便明做,咳嗽就是这“台面上”最好的表达方式。有时这咳嗽如同润滑油一般,不伤齿轮,润物无声。不少同志对潜规则很感兴趣,都知道台面上的“义正严辞”不如默不发声的一声咳嗽、台面上的东西都不如台面下的“一脚”,接下来,就从这些咳嗽里看潜规则。
咳嗽显示权威:我来了
“从前的锁也好看,钥匙精美的样子,你锁了,人家就懂了!”领导发言前习惯性地清清嗓子,咳嗽几声,下面的人也就懂了——翻开笔记本,抽开笔套,一副准备领会指示的认真样儿。翻笔记本的页面声、笔在纸上的沙沙声,也好听。有的领导进会议室前,咳嗽两声,场内东倒西歪、讲小话、玩手机的人开始正襟危坐,一下子变得鸦雀无声,这咳嗽比会前领导没来时主持人敲桌子要管用多了,那绝对是权威:我来了,严肃点!相当于“回避肃静”。在有些场合,有同志发言时过头了或者说了不该说的话,揭了不该揭的盖子,领导咳嗽两声呷一口水,又拧紧茶杯盖,发言的人就很自然地转到“当然”后了。
咳嗽表示提醒:注意了
在开会、学习、听报告的时候,不少同志被催眠,旁边同事的扯袖子也不管用,但领导清脆的咳嗽声比扯袖子要管用多了,被催眠的人一听到咳嗽声,马上就正正衣冠、睁大眼睛。话说有个领导的办公室紧挨着办公室主任的办公室,这样的安排:一来方便禀报,二来方便听领导招呼。有时领导办公室进了人,听到领导在那边标志性地咳嗽两声,随即,这边的门“呯”的一声关上了,让旁边的人知道人出去了,但关门的声音又不大不小,恰到好处。得心用手的秘书和心腹跟领导出去办事,领导很省心,有些话说出来就变味了、俗气了,心照不宣的咳嗽、表情、眼神足以让人都有面子,让事办得也漂亮。比如:跟领导去看望更高的领导,领导挤个眼,下属就出去了。。。。
咳嗽预示健康:生病了
都明白:潜规则多了,政治生活就不健康、政治生态就不清爽,不健康、不清爽,“得病”的人就会多起来。当开会有不同意见时,咳嗽声起;投票念到某人时,咳嗽声起;接待上级时,咳嗽声起……这样的咳嗽声此起彼复,还真就是生病了,这样的病还会传染。不过,潜规则还真是个神奇无比的玩意儿,能将人的潜能发挥到极致,这不,连咳嗽的作用都被发挥出来了。
至于各种情形下不同的领导咳嗽,猜不胜猜,不过,教你一招:下次随身备点含片,领导一咳嗽就奉上,看看效果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