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父母的平凡,不要一味批判

我是一个九零后,我总觉得自己和很多九零后格格不入,和他们的生活相比,我与他们显得有些生疏。对于很多九零后,他们童年没那么贫穷,而我不一样,我觉得我们童年充满了贫穷,打压,嘲讽。贫穷占据了我的童年,从小到大,我没有看过一次病,唯一一次是一氧化碳中毒。我不知道有牙医,我的牙齿坏了很多,牙疼了只能喝凉水不停漱口,或者在牙上放花椒或者味精。直到长大后,牙齿上留下黑乎乎的洞。

可是那样的童年,却给了我很多快乐,我知道感恩,体贴父母,不和父母犟嘴。长大后力所能及回报父母。

我的母亲是一个七零后,她有很多老年人身上的特质,勤俭节约,乐于助人,爱囤积东西。

那天,看到网上的一个视频,一位女儿带父母出去旅游,母亲嫌弃饭菜太贵,不吃,趴在角落里的椅子上,女儿特别生气,将视频发到网上找共鸣,评论区观点不一,有很多人深有同感,都在诉说父母那一辈人很扫兴,还不如不带出来,还不如不买东西,倒省心。但也有一部分人特别理解父母,说父母那一辈人缺吃缺喝,勤俭节约已经刻在他们的骨子里。

我还看到一条评论,说:“不要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去批判你的父母,不要一下子改变他们太多,如果有能力,多带他们体验几次,多给他们一些更好的生活,慢慢地,父母就比较容易接受了。”

看到这句话,我翻评论的手突然就停住了。是的,我感同身受。力所能及去给父母好的生活,多几次,父母慢慢就习惯了,虽然他们依然节俭,但他们会有所改观。

我的母亲曾是一个特别扫兴的人,我和妹妹花了很多钱,给她和父亲买了很多名牌衣服,只想让他们开心一下。无奈,得知买了东西的母亲痛斥我和妹妹乱花钱,整整给我们生气很多天,一直说我们浪费钱。

后来,我们不断给他们买好的,带他们吃好吃的,带他们旅游,父母从刚开始的大发雷霆,生气,到后来只是说我们几句,再后来,父母慢慢也就接受了。直到今天,明天我们要带母亲去成都旅游,我还在开导我的母亲,但她发自内心的接受了。

不要一味批判,想法设法改变,力所能及改变。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