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小学阶段的童年时光,该让孩子怎么过?
一进小学就有一个严峻的现实摆在孩子面前——学习。在幼儿园的生活,是对学习没有要求的,而在小学却截然不同。如果把语文学习,乃至其他的学习比作大厦,那拼音就是大厦的地基,地基打不稳,谈何起高楼?而事实也正是如此,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拼音伴随着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字典里的拼音,打字用的拼音,作文里用拼音代替生字……而对于那些还没从幼儿园缓过来的孩子来说,学拼音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尤其涉及到他上课状态的问题,让教学变得更加难以实施。
接受能力的不同,让孩子和孩子的差距一步步拉大,而“不会”成了他们“兴趣”最大的拦路虎。这时候老师的课后补习以及家长的课外辅导,成了孩子心里最大的负担。他们开始不快乐了,上课也不再想好好听。
如果是不抓学习,让他们自由生长呢?恐怕大多老师都是会不赞成的,而家长也会觉得老师无所作为。
所以当我看到这一段话的时候才会如此震惊,因为一直以来的观点和长辈的经验告诉我的都是:你现在不好好读书,将来就什么也不会了。而张文质在《教育的勇气》里是怎么说的呢?“在小学阶段,老师从知识的角度是教不坏学生的。哪怕教错了,哪怕什么都没教,哪怕老师自己很无知,也是不会教坏学生的,因为学生今后还有很多学习的机会,很多纠错的机会,很多自我改善的机会。”在他看来最可怕的是限制孩子的阅读,以考试让孩子们丧失阅读的热情。
可能不是每个孩子都能成为张文质这样的人,但是我相信每个孩子都愿意和向往做这样的人。我也相信每一个孩子都希望,在童年时期不要被过多的束缚和考试压倒,而是有大把的时间去看自己感兴趣的书籍,在课外获取不一样的知识。
童年,该让孩子怎么过?看了《教育的勇气》,我心里有了答案。而这本书也给了我教育的勇气,让我在教学中不再彷徨,不再害怕自己的失误。孩子在成长的同时,我也在缓缓蜕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