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这么多截然不同的学派和观点?
读通识或简史(尤其是主体是专业/学科类的),最容易困惑的是,为什么这一门学科里面,有这么多截然不同的学派和观点,难道他们研究的不是一件事吗?
就好比读这本《经济学通识课》,你读到某个经济学家的理论,觉得他说的非常有道理,但随着阅读过程的进展你很快就会发现,他被另一群经济学家给狠批了一顿。当你开始想“前面那个人说的确实有问题,后面这个人说得对”,马上又会有一群人跳出来指出后面这个人的错误……
好不容易读完了,你纵观所有人的理论,想弄明白到底谁对谁错,你会发现好像所有人都是对的,又好像所有人都不对。更搞笑的是,如果你去细品他们之间的争论,你很有可能会忘了谁对谁错这个问题,而被他们分析论述的逻辑给紧紧抓住。
基本问题从来没变过
在全书一开始最先思考经济学的人:古希腊的哲学家,到我们更加耳熟能详的马克思、凯恩斯和哈耶克,他们思考的出发点一直在那儿:人类社会的良好生活需要什么?人们怎样才能获得幸福和满足?真正的繁荣由何而来?换言之,资源稀缺与分配,这是经济学开始的地方,而在经历了那么多争执和反对之后,也是它再次出发的地方。
也就是说,作为一个系统,经济学的目标产出从来没根本性改变过。
可为什么学派林立,观点杀伐不休?
且慢,让我们来看看系统的另外两个关键:要素和连接方式。
没变的,一直在变
这节的标题,有点绕。我来解释下。
经济学这个系统里面,要素一直没变。WHAT,你怎么能这么说?是的,如果我们足够抽象,经济学体系里面一直只有“人”和“物”这两大要素,一直没变。
而它们两两组合,则形成人与人、人与物以及物与物这三种连接方式。用老马的体系来解释,人是劳动力,物是劳动对象,人与物是劳动工具(这三者构成了生产力),而人与人就是生产关系。老马没有提到物与物,在我看来,是因为在他的年代,科学技术还没有在这一块造成翻天覆地的变化,所以老马在自己的模型中还不够重视。现在IOT时代来了,物与物这种连接方式对系统的影响会越来越显著。
所以一直在变的其实主要是这三种连接方式,尤其是随着人类社会和经济生活的发展演变,有的甚至是面目全非。
人与人、人与物以及物与物,仍然过于抽象,很难让人感同身受。问题不大,我们换几个词就更清晰了——
人与人:阶级;人与物:产权;物与物:技术。
怎么样,是不是顿时有了感觉?贯穿在这三者间的,则是公平(需求分配)与效率(供应能力),前者注重资源的分配,主要受阶级与产权的影响;而后者注重资源的稀缺,主要受产权和技术的驱动。经济学家们挖空心思的,其实就是在这个跷跷板上搞平衡,用本书作者的话说,就是“冷静的头脑,善良的心地”。
于是,我们终于在绕了一个大圈后,让系统论和经济学闭环了。
这也恰恰从系统论的角度佐证了,为什么经济学家一直执着于尝试通过研究阶级与产权,来解决他们的终极问题——“人”和“物”都是很难被真正改变的,而改变连接方式比改变要素,对影响系统(的目标产出)有效性高多了。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完美,解释得完美。可是为什么我们依然在用经济学理论尝试解释和指导现实的时候遇到那么多问题、困难还有误差?
因为想要解决的问题太宏大太复杂太现实,而所使用的工具却过于理想化,也就是从理论到方案过于简化(大而化之)带来的风险。
经济学家让世界变得简单,这很好。为了获得解释,你需要略去那些不重要的内容,才能看到最重要的内容。但有些时候,经济学家已经偏出太远,他们已经忘记了,理论之外的真实世界有多复杂。
为了快速建模,经济学家做了两种非常危险的简化,1)认为市场是有效的——由此推导出社会资源的最佳利用;2)认为人类总体上是理性的——他们可以正确地使用信息,权衡成本和收益。可是比如在金融危机期间,市场就错得离谱,人们也完全没有按照理性的方式行动。
倒是在一些具体的问题解决上,例如不良资产的逆向投标,经济学家表现得不错。也就是说目标很高大上,但是饭要一口一口吃。
大处着眼,小处入手
建模是不是过度的简化?至少在经济学这个领域看来,对“大问题”模型只能帮助理解,对“小问题”模型才是解决工具。
所以,真正解决问题的高手不会过分依赖于高质量的建模。建模是“大处着眼”,但入局却是需要“小处入手”。
老规矩,举个例子——
简史类、通识类的书籍怎么写才好?这类书往往有宏大的主题,但是也容易让读者觉得味同嚼蜡。一定要抓住某个特定的点或者线索,才能成功,如《人类简史》,紧紧抓住“想象的共同体”这个点,并且用它贯穿作者对整个人类历史的观察。
是的,资源永远是稀缺的,必须有效分配——这恰恰是从经济学的角度,验证了“大处着眼,小处入手“的正确性和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