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老人在一个屋檐下生活好吗?

老妈和三妹在一个屋檐下生活了十年,三妹尽心照顾老人,时间久了,两代同堂矛盾增加,处成了“仇人”。

我和其他姐妹三人在别的城市工作,无暇照顾老妈,在老妈眼里我们姐仨是好孩子。

真的是远香近臭。

我家四姐妹,三妹性格豪爽,做事大气,很有侠气。

父母和三妹在一个城市生活,照顾年迈的父母的任务就落在她的身上。

父母家里没有暖气,每年冬天都在三妹家过冬。

父母都有退休金,节约了一辈子的老人花钱舍不得,三妹毫不吝啬地给他们买好吃好喝的,买好的穿戴,买家居用品。

父亲身患重病,我们身在外地的姐妹三人,只是寄钱,抽时间过去看望,因为工作又很快回去上班。

基本都是三妹寻医问药,拉着病人前后跑医院治疗。

父亲离世后,母亲不敢独居,三妹将母亲接到自己家,共同生活了十年。

三妹夫在铁路工作,常年不在家,孩子也才上小学。

三妹上有老下有小,自己扛起了照顾家庭的责任。

50年代和70年代还有90年代三代同堂。

时间长了不同的世界观、价值观,对生活不同的理解和态度,所有矛盾凸显。

三妹性格活泼外向,喜欢交际,又倍感生活的压力。

她放松的方式就是和朋友一起打麻将、聚会喝酒,有时回家很晚。

回家晚时,老妈是不会睡觉的,坚持等三妹回家,然后数落、唠叨她。

三妹不耐烦,说,你别管我,我当姑娘时,你管着我,现在有自己家了,也是有孩子的人了,你还管我,我很烦的。

两个倔脾气的人互不相让,每次争吵得不可开交。

三妹夫休假回家,有时两口为了孩子教育产生分歧,会拌几句嘴。

这是很正常的家庭状况,老妈愿意了,非说他们生气是做给她看的,是嫌弃她。

哭闹一通,就离家出走,结果三妹两口子战火升级,从拌嘴变成大吵。

然后,三妹到处找妈。

老妈委屈地打电话向我们倾诉,三妹委屈地向我们诉苦。

这时我们在外地的孩子就变成和事佬,变成妈妈眼里的好孩子。

共同生活十年来,老妈对三妹的生活习惯,行为方式各种看不惯,忍不住不管,唠叨不停。

老妈对自己各种约束不耐其烦,越发变得没有耐心,烦躁。

两人矛盾不断。

老妈出走,三妹道歉、劝归的戏码重复上演。

三妹变成老妈眼里的不孝女,所有的付出化为乌有。

三妹也是疲惫不堪,变成一个不想回家的人。

两人实在住不下去了。

我们各在不同城市的三姐妹就分别接老妈过来住一段时间。

让她和三妹分开一段时间。

血脉之亲,永远割舍不断,老妈和三妹分开久了,又彼此惦念。

终于,老妈又重新买了新房,布置得温馨又实用。

老妈搬离了三妹家,住进了自己的家里,两人都有了自由,互不干涉的生活,从根本上解决了矛盾。

三妹还是那么大气地给老妈添置各种生活用品,买衣服,买吃喝。

尽心照顾。

每周末去老妈家一起吃饭,打扫屋子卫生。

两人相处和谐,又恢复了母女情。

我们身在外地的孩子也放心了。

可能有人会有疑问,为什么老人不早点买房自己住,省去许多矛盾?

老妈决定一直跟着三妹生活,准备把自己的70多平方的一套楼房留给三妹。

我们其他三姐妹都没有意见,很感谢三妹一直以来在照顾父母,然后陪伴母亲。

房子留给三妹我们双手赞同。

可是和老妈一起住了十年,在一个屋檐下经历了各种矛盾。

她宁可不要老妈的房子,也不想和老人居住在一起。

三妹的想法我们也理解。

结果是,老妈卖掉了旧房,换了一套更好条件的楼房。

我们姐妹集体出钱给老妈装修一新,买了各种实用电器,老妈满意地搬进了新居。

和三妹的问题也解决了。

不知大家有和老人共同居住的经历吗?

是和老人一起生活好呢?还是分开生活较好?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