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究竟是为了什么呢?在学生时代,读书是因为要考试,从小我就没有养成读书的兴趣,虽然在初中高中时,我慢慢地感受到读书带来的差距。而让我真正深刻的意识到读书的重要是直至读大学,遇见来自五湖四海的人儿。他们讲述着往的经历,新奇而有趣,让我向往;他们独特的思考方式、开拓的视野,让我感叹。在大学阶段让我读书的动力是,我也希望自己知道更多,成为知识分子。但这仍然没有激起我对阅读的爱好,我就是古典老师口中说的一年读不到一本书的成年人。
今晚我仅阅读完序,第一章还未读完,但已经深深地被吸引住。它告诉你为什么要读这本书,应该怎么读,娓娓道来,引人入胜。在序中,古典老师已经揭示了很多道理,例如应该做的3件事:1.慢下来想清楚在做;2.阅读;3.用投资的心态来看待人生。
这三个道理,在回想自己的工作时,特别精辟,优秀的人总是花更多的时间去把一个东西想清楚,而非快速去执行,同样,优秀的人会通过学习变得更加优秀,坚持阅读就是其中一个方法途径,让我想起以前在湛江出差时一位前辈和我说过的话,在这几年里我买了很多书,读了很多书。当看到他能滔滔不绝时,该知道他究竟肚子里装了多少东西。而最后一点,关于投资,更是我最近收获最大的。碰巧看了得到的一门直播《少年经济学》,没养成良好的笔记习惯,只记得成本和边际这两点,幸好在简书上找到完整记录的笔记:薛兆丰老师直播:四个经济学思维,让你终身受益 ,值得反复斟酌。有趣的是我身边刚认识的一位IT工程师,他的一些观念的非常具备投资意识,赚了的钱买房,不买车,买多套房,不怕负债,钱借得越多越好。这就是在投资增值的东西,而非被消耗的东西。回想至今,我虽然学过经济学的这些原理,却没有在生活中践行,大概死读书就是这样吧。所以,阅读这本书,我希望自己至少能做到上面的一种,在生活中不断实践,不断创造。
下一篇将继续分享关于认知、关于顺势而为的一点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