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上个月BBC与中国合作上映的纪录片《地球:神奇的一天》不?
棕熊鬼畜版挠痒。
蜂鸟与蜜蜂的巅峰对决。
黄昏里,浮游们热烈地交配等。
种种画面都让斯汀震撼不已,但同时又觉得意犹未尽。因为比起这短短的一天来说,自然界还有更多不为人知的故事正悄悄上演。
比如下面这部——
我们的森林 第一季
Unsere Wälder Season 1
这是一部由德国二套电视台ZDF推出的纪录片,与《地球:神奇的一天》不同的是,它讲的是森林的故事。
别看这部片子说的是森林,但它的好看程度一点也不亚于《地球》里的动物。
不仅屏保模式不输BBC。
图片来源于:FIX字幕侠(下同)
它在纪录片的基础上还同时拍出了历史片、科幻片的“赶脚”。
先是历史片。
1948年,二战后的柏林,一架飞机从天划过。
这是一架货运机,自从柏林被东西分隔以后,一直是英美两国给西柏林运送物资,包括煤炭、食物等。
同样在执行日常任务,今天这架货运机却有点不同,因为它载的不是食物也不是煤炭而是——满满一堆树苗。
Excuse me?树苗?
那年头,连饭都吃不饱,还要想着种树,除了德国人也没谁了。
不过,也正因如此,德国现在才有了首都中心的这座森林岛。
如果说这段二战经历是从人类历史的视角来打开柏林与森林的关系,那么接下来这段老橡树的“独白”那就恰好反过来了。
老橡树刚满1岁时,它还是一棵嫩芽,柏林也还只是个小村庄。
到了60岁,德国三十年战争不久就爆发了。
等它250岁的时候,拿破仑开始占领柏林。
接着它300岁了,欧洲的工业化革命正式开始,周围的同伴不断被砍伐用作工业生产,只有它幸存下来。
373岁,一战进行时,它每天都在面临被炮火烧毁的威胁。
之后又到了420岁,肯尼迪发表演说,柏林统一。
到如今,它500岁,正式迈入了21世纪,成为一棵树龄最老的橡树。
从老橡树(森林)的视角来反观人类历史,看得出来,这个纪录片从一开始就没有按套路出牌。
更不用说接下来即将要登场的“科幻片”了。
说话、交流、合作……你能想象树木也能像人一样做到这些吗?
睁大你的双眼,见证奇迹的时候到了。
树木正在向菌类植物发送消息;
树冠与树根正在互相交流养分的供输需求;
树木与树木正在进行信息互换。
这还不是它的全貌,要说它最厉害的,还数它的高科技——“林网”。
“林网”即森林的互联网。它是由菌类植物生成的网包裹着树根形成的,通过它,不仅菌类和树木之间可以相互交易养分,树木与树木之间也可以相互联系。
看到画面中的这些发光体了吗?
没错,它们呈现的正是树木之间的交流形态。
强大的特效加持+灵活的画面剪切,让斯汀一秒就想到了《阿凡达》里的奇幻场景。
当然,林网不止是可以提供信息交流,通过它,树木还可以输送养分来养育自己的后代。
如果说菌类植物和树木是林网的“程序员”,那么最后帮助它维修和清理的就是那些在背后默默付出的“安全员”——跳虫。
跳虫负责清理树木产生的废物
将植物拟人化,可以说是这部片子最大的亮点。
在这里,一个森林就是一个社会。
它们有竞争也有合作。
只有长的最高得树木才能到达树冠层,享受最多的阳光。
当某一颗树被病虫感染后,它会主动发出各种讯息来警告同伴。
图中蓝色状的发光体正是松树发出的警告信息
甚至它们还同动物做起了买卖交易。
为了不让自己的后代都在同一个地方争夺阳光从而影响生长,树木还会以食物为筹码让动物帮它运输种子。
同样,为了不让动物们占太多“便宜”,它也会严格控制自己的产量来牵制动物,以免动物因为食物充足而过度繁殖。
看不出来,树木做起买卖来也是一把好手。
不过,这样的平衡并不能维持太久,因为,和人一样,树木也会经历生老病死的过程。
如果说一棵幼苗成长为一棵树只需经历被鹿吞食的威胁以及和同类竞争的残酷。那它成年后遇到的危险就更大了,狂风、干旱、暴雨、火灾、虫灾……哪一样都可以随时致命。
而就算逃过了这些,一棵树最终也避免不了老去。这是自然的规律同时也是森林的生存法则,因为只有老去才有新生的可能。
除了森林本身,《我们的森林》还讲到了人与森林的关系。
人类对树木的砍伐,工业气体的排放对森林酸碱度的影响以及商业操作下对树林不合理的规划。
的确,人类的扩张已经越来越影响到了森林的发展,在片中,它就形象地演示了一遍城镇给森林带来的变化和影响。
城镇发展越快,树木就越减少
不过,即便是看似“无害”的森林,它们也会有反击的时候,片中就提到了一个“森林威胁论”。
令人惊讶的发现是 森林
可以非常迅速地夺回废弃的农业用地
因此我相信 如果让德国自生自灭
那么在100年内 森林就可以
重新夺回德国的土地
一直以来都是认为人类的发展影响到了森林的生长,没想到森林有一天也可能会反扑人类社会。
虽然这套“森林威胁论”发生概率很低,但它却引出了另一个最重要的问题。
人类与森林该如何维系关系的平衡?
在拜仁州的国家公园里,森林曾遭受过一次大范围的树皮甲虫侵害,一大片的树木被感染死去。
这时,德国就出现了两派的意见分歧。批判学家认为它破坏了大自然数十年的美景,而自然保护者则认为,大自然本该如此发展。
由于两派相持不下,最后人们只能白白看着,无法干涉。
表面上看,只要人类干涉就能阻止虫害的发生,树木就能存活,但是他们并没有这么做,为什么?
这难道不是我们保护自然的一贯思路吗?
森林里,一辆砍伐机为了保持森林的“年轻化”使之满足市场的需求,正在将刚刚成熟的树木进行一体化的切割、去枝、剥皮。
这又是不是一种干涉和破坏?
显然,人与森林的关系已经不简简单单是保护与被保护的关系了,它还涉及到了人类与森林之间相互尊重和平等的关系。
最后,斯汀想说,不管是动物还是植物,它们与人类一样,都是自然进化中的胜利者,只有互相扶持,才能共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