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富爸爸穷爸爸》
两天读完了一本书,可谓如饥似渴,够快了,连我自己都感到吃惊的速度。接下来,打算趁着热情把作者推荐的另一本书也读完,即《为什么富人越来越富》。都是关于金钱、理财的书籍,这等年岁了,我不避讳谈钱,因为自己从小到大在课堂中学到的都是如何获取更多的技能,毕业后才能找到一份更好的工作,从而获取更高的报酬,从没有学习过关于怎样理财的知识。
我一边读书,一边把精彩内容摘抄了下来,方便日后自己查看。感悟很多,只是想快速把书读完,读书也讲究一鼓作气。读完这本书,对自己的金钱观还是有冲击的,就拿消费来说,我们的观点里赚了钱必须先买房买车,先享受,哪怕背上三十年的房贷与十年的车贷,也觉得脸上有光,人生没白活。成功人士的标配。
这本书的消费观截然不同。赚到第一桶金,必须让钱生钱,滚动起来,赚到足够的钱后,再考虑买房买车。
想要消费,必须先积累钱财。珍惜每一块钱,每一块钱都是一个雇员,利用好这些雇员,会帮自己挣回更多的钱,有钱了,再购买自己想要的东西。反观我们自己,似乎都迈错了步子。有钱了,最先考虑的是买房买车买奢侈品,等等,资本的宣传下,有许许多多的坑,消费坑,等着兜里有点钱的人往下跳。导致消费者赚一分钱消费一分钱,还不惜贷款购房购车,这样下去,很难实现财务自由。
当然国情不同,时代不同,不能一概而论,理财经验也不能完全照搬,尽信书不如无书。带着思考去读一本书,这是必备的常识。
附金句摘抄:
1.如果他们说“我只想做我感兴趣的事”,我的回答是:“我对去健身房不感兴趣,但还是要去,因为我想身体更好,活得更长。”
2.世界上到处都是有才华的穷人。在很多情况下,他们贫穷、财务困难或者只能挣到低于他们应得的薪水,不是因为他们已知的东西而是因为他们未知的东西。不是因为他们的学识不够,而是因为他们缺乏另一项技能。
3.生活就像去健身房,最痛苦的事情是做出锻炼身体的决定,一旦你过了这一关,以后的事情就好办了。
4.我从未遇见喜欢亏钱的人,但在我的一生中,从未遇见一位没亏过钱的富人,却遇见许多从未亏掉一毛钱的穷人——我是说在投资活动中。
5.得克萨斯的另一句谚语讲道:“人人都想上天堂,却没有人想死。”大部分人都梦想发财,但却害怕亏钱,所以他们永远也进不了财富的天堂。
6.90%以上的美国人财务困难的主要原因就在于,他们是为了避免损失而理财,而不是为了盈利而理财。
7.如果你有致富的愿望,就必须集中精力。别像穷人和中产阶级那样:把很少的鸡蛋放在许多篮子里。把你大部分的鸡蛋放在较少的篮子里,并集中精力:坚持一种投资战略,直至成功。
8.大部分人之所以贫穷,是因为在他们想要投资的时候,周围到处是跑来跑去的“小鸡”,叫嚷着“天要塌下来了,天要塌下来了”。
9.懒惰最常见的形式之一是忙碌掩饰之下的懒惰。这种人太忙了,以至于没有时间管理他们的财富,他们的健康或他们的社会关系。
10.克服恐惧的一个方法是尽早开始积累资产,让复利为你服务。从20岁开始储蓄与从30岁开始储蓄的人之间的确有巨大的差异。
11.积累资产其实非常容易,不需要数学学的多好,但却需要胆量、耐心和对待失败的良好态度。
12.一个精明的投资者知道,看起来最糟糕的时期实际上正是赚钱的最佳时机。当其他人都害怕采取行动时,精明的投资者却开始行动并获得回报。
13.能否自律是将富人、穷人和中产阶级区分开来的首要因素。正是因为缺乏自律,大部分中彩票大奖的人在获得数百万美元后很快就破产了。也正是由于缺乏自律,人们才会在加薪后立即去买新车或乘游轮旅行。
14.穷人有一些不好的习惯,其中一个普遍的坏习惯就是随便动用储蓄。富人知道储蓄只能用于创造更多的收入,而不是用来支付账单。
15.在今天的消费者世界里,由于种种外在的诱惑,所以很容易在支出项上挥霍金钱。因为意志薄弱,金钱的流出简直是无遮无拦,这就是大多数人贫困并在财务困境中苦苦挣扎的原因。
16.轻松的道路往往会越走越艰难,而艰难的道路往往会越走越轻松。
17.当你感到手头“有点紧”或是想得到什么时,首先要想到给予,只有先“予”,你才能在将来取得丰厚的回报,无论金钱、微笑、爱情还是友谊都是如此。
18.尽量靠近那些内线人员,结交有钱的朋友,因为他们更加接近内部,而钱就是由“内线信息”挣来的。听他们告诉你下一个赚钱点在哪里,这样你就能在市场繁荣之前买进,在危机之前卖出。这就是朋友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