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是以深度工作假设来展开的,作者做出这个假设的根据是什么呢?一是深度工作能力日益稀少,但是它的价值却在不断增大,因此能够培养这项技能,并将其内化为工作核心的人,会更具有竞争力,更容易成功。
那么什么是深度工作呢?深度工作呢,就是在无干扰的状态下进行专注的职业性的活动,他会是个人的认知能力达到极限,这种努力能够创造新的价值,提升技能,而且难以复制。与之相对应的是浮浅工作,就是对认知要求不高的事务性工作,通常在受到干扰的情况下完成,本身的价值不大,且易于复制。
本书分为两个部分,一是深度工作的意义,二是深度工作的准则。
一、深度工作的意义
1.深度工作是有价值的,在当前的新的经济形势下,有三种人将获得特别的优势,分别是,可以利用智能机器把工作做得很棒的,并具有创造性的人,在所处的行业最优秀的人,拥有资本的人,本书主要讨论的是前两种人。对于第一种人,就是要培养出掌握复杂事物的能力,因为新技术,新科技更新非常快,必须一项一项快速去掌握。对于第二种呢,除了掌握一些相关的技能以外,还有将潜能转化为人们珍视的成果。那么深度工作,有助于帮助我们迅速的掌握困难的技能,有助于精英级产出的实现。
2.深度工作是少见的,当今的商业世界的主要潮流,大幅度降低了人们深度工作的能力,尽管经过论证,这些潮流可能预期的利益,明显小于专注于深度工作室所带来的利益。职场人会发现自己有大量的时间是用来处理电子邮件等事务性工作,从而破坏了深度工作,而这一部分破坏是很难被衡量的,称作度量黑洞。因为难以被衡量,所以这些对于深度工作影响的行为,没有得到明确的反馈意见,这时候最小阻力原则发挥作用,我们继续采用当下最简单的行为,也就是糟糕的忙碌行为。
3.深度工作是有意义的,从神经学的角度研究,增加深度工作的时间,可以有效的影响大脑,使我们对工作生活的意义和满意度得到最大的提升,而靠肤浅事物度过的一天,会很枯燥,令人沮丧。从心理学的角度讲,深度工作是一种非常适合产生心流状态的活动,更容易产生心理上的愉悦。从哲学的角度讲,你不需要一种稀缺的工作,你需要的是用世间少有的方式来完成工作,打个比方说,木车轮并不高贵,但制作木车轮子可以高贵。
二、深度工作的准则
1.工作要深入,这条准则旨在减少深度工作与浮浅工作的冲突,我们可以在工作生活中加入一些特别设计的惯例和固定程序,从而使保持专注状态消耗的意志力最小化,包括六种策略。
策略一,选定深度哲学,可以从禁欲主义哲学,双峰哲学,节奏哲学,新闻记者哲学,这四者中择其一。
策略二,习惯化,需要注意一些普遍性的问题,比如你将在何处工作?工作多长时间?工作如何持续?你如何支持自己的工作?
策略三,要有大手笔,本来我们的工作只需要一台电脑和一张桌子就能开工,但是我们可以故意的加大投入,比如住在一家很贵的旅馆里,开始你的工作。
策略四,不要独自工作,深度工作与协作之间的关系非常微妙,我们需要通过碰到熟人,遭遇问题,出现分神,冒出想法,两者需要搭配起来,恰当的时机,采取恰当的方式。
策略五,像经商一样执行,包括把关注点放到极端重要的事情上,抓住引领性指标,准备一个醒目的积分版,定期问责。
策略六,图安逸,安逸时光有助于提升洞察力,安逸时光有利于补充深度工作所需的能量,安逸时光里放下的工作往往没那么重要,
2.拥抱无聊,最大程度的利用好自己深度工作的习惯,需要训练,训练必须坚持两个目标,高强度提高你集中注意力的能力和克服分心的欲望。
不要不断分心,而要不断专注,比如对网络使用来说,我们应该预先计划好使用网络的时间,然后在这个时间之外,完全避免使用网络,从而训练自己对抗网络的分心。
适当的进行冲刺,在深度工作室,有意识的训练让我们专注的强度大大超出我们工作的舒适区。
有成果的冥想,在身体劳作而心智空闲的时候,将注意力集中到一件定义明确的专业难题上。
3.远离社交媒体,要掌握深度工作的艺术,必须摆脱各种各样的诱惑,重新掌握自己的时间和注意力,我们在选择网络工具的时候,应该使用,手艺人的方法:明确在职业和个人生活中决定成功与幸福的核心因素,当网络工具对这些因素的实际益处大于实际害处时,才选择这种工具。
其中比较重要的一点就是关键少数法则,在许多情境中,80%的已知效果源自20%的可能原因,我们需要找到这20%。
不要用网络来消遣,给自己的大脑找一些高质量的替代活动,可以使我们避免分心,保持专注的能力。
4.摒弃浮浅,我们要客观认识到,当前个人日程中的浮浅内容,然后将其降到最低的程度,以节省更多的时间用于极端重要的工作,大多数只是工作中是必要的,所以我们讲减少而不是消除。每天的意志力有限,达到深度工作状态的时间也有限,所以我们在安排付欠工作的时候,尽量不要影响到深度工作的上限,就是可以接受的。
每一分钟时间都要计划好,每一项活动都要定量分析深度,对浮浅的工作控制好预算。
深度的工作生活并不适合所有人,可能会为此付出艰苦的努力,从根本上改变自己的习惯,但如果愿意跨越这些舒适区和恐惧,将自己的头脑发挥到极致,就能创造出有价值的东西,造就富有效率和意义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