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探索吧 | 孤筏重洋(Kon-Tiki)

Kon-Tiki,直译是康塔基号,中文电影译名是孤筏重洋。本以为会是挪威语(片子是挪威拍的,曾提名奥斯卡的最佳外语片),结果主角们都用英文,带点儿口音的英文。

二战后,挪威的人类学家Thor Heyerdahl(托尔海尔达尔)为证明波利尼西亚群岛的第一批居民是从南美洲的秘鲁漂流过去,进行了101天,总长4300海里的木筏漂流。整部电影几乎就是漂流的经历,有点儿让你联想到李安导演的《少年Pi的故事》,不同的是这次事件是真实发生的。

托尔团队的航海图(摘自网页)

为的是验证一个无人支持的观点,托尔竟然组起一个团队,也凑到款项建木筏,他还是不会游泳的人,就这么在大洋上漂个101天。木筏上没有使用现代的任何材料,有的只是一部无线电机与外界沟通。这就是个实验派的人类学家了——不同意我说的?我就做给你们看。

而电影没有提到的地方,尽管他成功地从秘鲁漂流到波利尼西亚的岛屿,证明他的假设并不是不可能实现的。事实上,几乎所有学者从遗传基因、考古学、语言学和人类学的角度都验证了波利尼西亚的居民是从东南亚的岛屿而来。尽管如此,这样的壮举仍然使他备受敬仰,在二战后的恢复期,好像也象征着一种力量,激发了来人们对未知领域的探索。

可能换成任何普通人,当一个观点被多次挑战,无人相信,可能早已放弃,更别说是付诸行动,而且还是像托尔这样决绝的大洋漂流行动。

“Borders? I have never seen one. But I have heard they exist in the minds of some people.”

                                                                       ——Thor Heyerdahl

重读托尔的话,他挑战的就是一些人们心中设下的“条条框框”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如果有人让你横渡太平洋,却只给你一艘木筏,你一定会觉得他在发疯,需要当头浇下一盆冷水、或者拼命摇晃肩膀大喊“醒醒”...
    道天生阅读 4,294评论 5 29
  • 今天推荐的书是《孤筏重洋》,1989年,海子在山海关卧轨自杀时,身上带的四本书中,有一本就是这本《孤筏重洋》,一个...
    我在树下等你读书阅读 7,447评论 1 0
  • 笑来老师用看似最简单,甚至个别人不屑一顾的方法来打磨大家的注意力。比如,读专栏要“只字不差地阅读”,靠”每月记录股...
    LiveFuture阅读 4,003评论 0 0
  • 文 / 东君 2017.3.24 朱棣最害怕的一件事,是被当作藩王叛乱取而代之的皇帝永远的钉在耻辱柱上,最害怕的事...
    OYALUCKY阅读 4,239评论 0 8
  • 你有多可爱?怎么跟你形容呢。这么说吧,首先我是个悲观的人,这你看出来了吧。我觉得人类没救了,世界也快撑不住了,地球...
    啵酱美如画阅读 4,021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