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动 日更18
以前还小,不太懂父母的爱,只知道索取,就好像歌曲《父亲》里面唱到的一样:总是向你索取却不曾说谢谢你,直到长大以后才懂得你不容易。
我算是没什么脾气,偶尔会砸砸东西,一发脾气连自己都打的人,想想有时还挺恐怖的。(所以为了你的安全,请好好可爱我啦,哈哈哈)
和父母相处,代沟是个大大的梗,叛逆期的我还算乖巧,是的,就是典型的“听话的孩子”,现在我极其不喜欢这样的评价了,我是可以打得起架,hold得住小怪兽的好吗?不发飙还当我是小可爱。

所以基本很少吵架,过来叛逆期的我,却更叛逆了,父亲还好,他一直是默默关心我的存在,我们很少有什么大的冲突。
准确来说,是很少有太多的交流,缺乏足够的交流,自然不会有太多不愉快的声音存在,以后多和他聊聊天,我想我可以做到的,希望他不要温柔地拒绝我。
我和母亲就经常小吵加大吵加中吵,各种吵。她被我气的差点抓狂,我觉得她固执不可交流。两个人时不时就要冷战好几百回合。
当然,家人有自带抗分裂的功能,自愈力不容小觑。再怎么不愉快也一样会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这种感觉大概只有父母才能给的吧。

不过,事情往往没有那么艰简单,虽然又一团和气,当时内在的问题依旧存在,彼此缺乏沟通和理解,所以问依旧在,在就会有再次爆发的可能。
以前总喜欢一生气就控制不了(虽然现在还会,但一口吃成胖子,这不科学啊,慢慢来,才更快),一个劲说气话,语言暴力,好像很酷的样子,到头来让双方都受伤。也许“用温柔对待陌生人,用简单粗暴虐待最亲近的人”就是我最好的写照了吧。
后来离家去外地读书,现在出来工作,回家的时间更是少得有点可怜。在外面接触了不少长辈,渐渐明白,世上最难当的就是父母了,没人教你该怎么做,都是一边学一边当。
有时还被“祖国的花朵和小草”气得失去理智,分分钟想踢飞他,但是又不能,毕竟是自己的孩子,当然,更因为爱,所以跪着也要养大,想想真不容易。
记得第一次工作,放假回家,透过车窗,看到父母的我不禁掉眼泪,不是外面的世界很残酷,而是发现他们才是真正可爱的人。
一回家,他们开心得像孩子一样,像一夜得到一个糖果屋一样。然后满眼充满好奇和温柔,听我palapala讲了一堆外面的生活故事,真没见过这么走心的粉丝了。
一回家,就过起贵族般的生活。父母经常问我,需不需要这个,要不要那个,有次我专门用手机的便签记下了他们对的温柔,发现满满的几页,全都是不经意的爱。
妹啊,你晚上洗头发吗?
妹啊,咦你洗了啊,我刚刚去买洗发露了
妹啊,是不是还没睡啊,墙缝的光我看见了,赶紧睡觉,有事明天再干
……
暖了整颗心,开心到转圈圈。
其实这些爱的小举动,从他们成为父母的那一刻就开始拉开帷幕了,然后每天都在重复着,明每天都在进行着,而且百干不厌,甚至还很欢喜享受。

有一种幸福叫:你幸福所以我们就幸福,有一种快乐叫:看到你快乐,我们跟着快乐。
代沟依旧存在,问题也还是有的,不过,现在我慢慢学着去和他们交流沟通,不是意气用事,虽然有时还是在深呼吸了八百下之后忍不住地发了飙,但是频率没有以前那么高了。
“练憋气功”还是有用的,但关键在于沟通,无论是家人,朋友,或是是伴侣,必要的沟通不能少,有话可以商量,千万别憋着在心里难受,没有人能够明白一颗石头它究竟想的是什么,该发声就发声。
年纪渐长,渐渐明白他们的不易,原来养活自己都这么勉强,普普通通的他们是怎么把我们拉扯大,供我们衣食住行,供我们读书学知识的,我想应该是小心翼翼,怕吃不好,穿不暖吧。
在长辈的建议下,我开始和家人电话保持联系,即便只是随便聊聊,但是关系更加亲密了。经常发现,电话的那头,父亲不知道讲什么话好,他依旧是我身后沉默而稳重的大山,有他觉得心里踏实,即便他话很少,也不会怎么问候关心我。

但每次回家,他总会带一些吃的东西给我,于是第二天,就有几位可爱的小玩意躺在桌上等着我亲亲抱抱举高高了。
母亲一如既往地开心地大声说话,不得不佩服我家族强大的基因,我都怀疑自己未来是不是当演讲家的料了。她的声音很明亮,还带着极其欢乐的神奇感觉,听着都觉得她非常的可爱。
他们是我的依靠,希望未来我是他们的骄傲,像他们一如既往德可爱我一样可爱他们,像一直以来的关心一样回报他们。
不说了,我都忍不住去可爱他们了,我最可爱的人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