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图书馆偶然遇到了叶圣陶先生的《稻草人》一书,翻了翻目录,发现有课本上曾经学过的《古代英雄的石像》。
小时候读这篇文章,只记住了石像的高高在上,觉得石像之所以掉下来,最后摔得粉身碎骨,是它“脱离群众”应有的归宿,从而得出“做人还是谦逊点好”的结论。
人过中年后再读此文,得出的却是一些截然不同的感悟。
《古代英雄的石像》这篇文章,看似说的是一堆石头,实际上何尝不是说的世间芸芸众生?
一块普普通通的大石头,因缘际会在雕刻家的手中获得了分化——一部分变成了万人敬仰的英雄的雕像,一部分做了默默无闻的雕像石基。
在众人仰视的目光和恭敬的态度下,慢慢地,被雕成石像的石头觉得自己很“荣耀”,有了“特殊的地位”。“骄傲的架子要在伙伴的面前摆,也是世间的老规矩。”他开始对曾经的伙伴们一百个看不起。
曾经一个战壕里的小伙伴们受不了了,大家谁比谁又高贵多少呢?你光屁股的样子还在我眼前晃呢!
于是,小石子们开始行动了。
有的忍不住提醒他:“你让什么给迷住了心?你忘了从前!”“从前你不是跟我们混在一起的吗?”
有的忍不住嗤笑他:“你不但忘了从前,也忘了现在。”
有的不动声色地威胁他:“你在我们身上站着,只要我们一摇动,你就不能高高地……”
石像辩解说,“我总比你们高贵些吧!因为我代表一位英雄……”
于是,他又收到了小石子们无情的讥笑和“语重心长”的提醒:“历史全靠得住吗?”“英雄,也许就是个平常人,甚至是个坏蛋,甚至压根就没有这个人。”
面对这些声音,石像理直气壮地反驳:“我代表的那位英雄总不会是空虚的”“看市民这样纪念他,崇拜他,一定是历史上实实在在的英雄。”
六七块小石子异口同声地说:“也未必!”“市民最大的本领就是纪念空虚,崇拜空虚。”
众口铄金,越来越多的声音让石像开始对自己的“石生”产生了怀疑——“空虚?我以为受人崇拜总是光荣的,难道我上了当……”
“我们岂但上了当,简直受了罪——一辈子垫在空虚的底下。”一块小石头自言自语的一句话,成了压倒石像心灵的最后一根稻草。
一番争论下来,石像所代表的英雄是“空虚”的,这个小石子们在“酸葡萄”心理下的一个胡乱推断,最终竟演变成了一个肯定的结论——“我代表的英雄就是空虚的”。
石像被小石子们绕进了死胡同,再也没有走出来,于是,就有了半夜里石像的自由落体。
石像“倒下来”,“像游泳的人由高处跳到水里”,“碎成千块万块”,它终于又和大家“平等”了,它的碎块最后和大家一起被铺成了石子路。
这会儿,终于消停了!再也没有人去争论,去在乎那个英雄的身份了,也没有人再感到“空虚”和“受罪”了。
只是,不知道那尊曾经的石像,在自由落体之后,后悔过吗?尤其是在看到雕刻家在大哭一场后,从此发誓再也不拿起雕刻刀的时候。
石像之“死”,究竟谁是罪魁祸首?
石像的心胸狭小、眼界低浅,是源头。
如果他在成为人人膜拜的英雄的石像之后,能够有一个清醒的自我定位,能够谦逊、平和地对待周围的一切,也不至于自我膨胀到迷失自我,也就不会引起别人对他的“羡慕嫉妒恨”。尤其是,他的自我膨胀还是在一群一起光屁股长大的“老乡”们面前展示的。
小石子们的内心不平衡、嫉妒和不甘,是事件的推手。
大家本来是一整块石头,谁比谁也不差什么,不过是机遇不同,你成了高高在上、受万人敬仰的雕像,我们成了垫在你的脚下,无声无息的碎石子。
要是你自己心里有数也就算了,可偏偏你又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再或者,这尊雕像是别的地方“空降”来的石头,也就罢了,毕竟大家不知彼此深浅,也就比较容易安于各自的命运。
石像的AQ(挫折商)不及格,是事件的直接原因。
武志红老师在他的课中提到“内聚性自我”的形成,他引用了美国心理学家科胡特的一句话:“在情绪的惊涛骇浪中,有一个内聚性自我稳稳地在那里”。一个高AQ(挫折商)的人,肯定是一个内聚性自我比较稳定的人。
石像的AQ(挫折商)不及格,这里面应该也有雕刻家的责任。雕刻家雕出了石像,却在石像成长的过程中,没有帮着他形成正确的自我价值判断体系。
没人说他时,他就自我膨胀严重。说他是“虚无”的人多了,他对自己的价值又产生了怀疑。
他的人生被别人的评价牵着鼻子走,并且采取了极端的手段去面对。他在自己的情绪走入死胡同的时候,连给自己进一步思考、回转的余地都没有留下。
浙大博士跳江事件,背后的原因多多,但当事人在面对人生困难时,AQ不及格是肯定的。
石像之“死”,带给我们很多思考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