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细节,写出感情——广西初中语文精品课展示暨教学研讨活动写作课教学
肖培东
“抓住细节,写出感情”是我在于广西柳州召开的“广西初中语文精品课展示暨教学研讨活动”大会上的教学课题。这是部编版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写作内容。一节课,40分钟,怎样呈现写作指导和写作实践?从聊天入手,紧扣单元写作目标,创设情境,激发写作兴趣,立足学生自主探究,教师适时点拨,达成写作教学目标。
一、聊天,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这是我第二次来到柳州。昨天早上出门的时候,我的老母亲眯着浑浊的眼睛,倚在门口,幽幽地说:“早点回来,我们等着你。”唉,你们读读我的老母亲说的这句话。
生:早点回来,我们等着你。(读得拖腔拉调的)
师:我的母亲是这样说的吗?你们想想。
生再读。(开始读得正常语速了,感情也渐入)
师:原来,这几天我家要拆迁,老房子要腾空,母亲很巴望着我来一起收拾一起整理。“等着你”,听到这三个字,我的脚步就慢了下来,心里有很多感慨。原来,我们每个人的生命旅程,都有着一个个等待的身影。那么,那个等你的人是谁?那个人是怎样在等你的?你能想起来吗?
生:我的妈妈等我。每次放学回家,妈妈都坐在餐桌旁边,见我来了,才欢喜地给我准备晚饭。
生:也是我的妈妈,黄昏的时候,妈妈在家门口,不看到我回来,她都放不下心。
生:我的奶奶,坐在院里的台阶上,等着等着,就睡着了。
生:我的爸爸,在校门口,下雨……
二、写出那个等待的场景
师:那就让我们用笔记下这个印在我们心里的“等待”,让我们一起回到那个场景中。
学生开始写作。
教师观察,用笔记录。(教师轻轻走动,在不惊动学生写作的前提下,记录学生写作情况,迅速把握学生写作的优劣。)
几分钟后,学生读自己的写作片段。
叫了三个学生。
读了三个学生的写作,感觉都不错,能用环境描写、人物的多种描写来表现“等待”。
师:三位同学的写作,你最喜欢哪位的?为什么?
生:我最喜欢第三位,她写出了等待的环境描写,而且能用神态、动作描写写出……
生:我最喜欢第一位,他把父亲雨中等待我的画面写得……
生:我最喜欢第二位……
师:我们班级的同学写得都不错。那你们知道,他们写得较好的原因是什么?
生:细节描写有表现力。
生:写出了等待的场景,能结合人物的神态、动作……
师:对,他们做得比较好的一点是,他们都抓住了细节描写,尽量生动具体地展现“等待”。那么,什么是细节描写呢?请大家把书翻到第71页。读。细节描写,是对人物、景物、事件等表现对象的细微刻画,往往能起到以小见大、画龙点睛的作用。关键词,是什么?
生:细微。
三、感悟单元文章中出色的细节描写,加深理解
师:这个单元的几篇文章,对人物的刻画,在细节描写上都有很出色的表现。听说大家学过了《阿长与山海经》《卖油翁》。请大家再次走进文本,找出你最难忘的细节描写,给大家分享。
生:我最喜欢这个细节。“她却立刻伸出臂膊,一把将我按住。她惶急地看着我……摇着我的肩。”这个细节用了动作描写,表现出……
师:这几个动词给人印象深刻。说明细节描写要善于分解过程,写细写慢。
生:我最喜欢这个细节。阿长妈的睡觉。“大”字型。表现出她不拘小节,有些粗俗。
师:鲁迅没有用上“不拘小节”“粗俗”等词来表达,可我们却能从相关的细节描写中感受到。文学,不是为了告知,是为了表现。
生:我最喜欢卖油翁的动作。“释担而立”“睨”“颔之”……(教师相机点拨,指出细节描写的精妙处和方法)
四、再写“等待”,提升写作
师:可见,简单地说,细节描写就是一句话,“最关键处慢慢写”。同学们,把这句话写在书上。
学生写。
师:名家大师的文章之所以感人,和他们精彩的细节描写很有关联。那么,我们再次写“等待”,希望能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提升,写得更加让人印象深刻。这次,我给出几个关键词,“黄昏”“老树”“老人”,等待孩子的归来。我们安安静静地写。
学生写。
教师巡视。
举手要发言的学生很多,果然,这次的细节描写更加出彩,学生对细节的分解和描写更加到位,生动细腻。其中,有一位是先前被叫起来读第一次写作成果的同学,是为了看出教学前后的变化。
教师和同学一起做了简要的评价。
最后一位男同学写得尤其感人,教师顺势让他自己评价。
师:掌声说明了一切。你的文字打动了会场里的所有人。你自己说说看,你为什么会写得如此精彩,成功的秘密是什么。
生:我写的片段,百分之八九十是我生活中真实的记忆。我的爷爷就在那棵树下等我,我写着写着,就觉得是在写他在等我。(掌声)
师:所以,不是细节写出了感情,而是感情写出了细节。没有感情的人,是写不出动人的细节,写不出温暖的文字。有感情的人,才会记住生活中感动的细节,才会在细节的画面中让自己再次受到情感的润泽和震撼。细节决定成败,感情诠释细节。细节描写要真实,生动,典型,做人更要有一颗有爱的心。画龙点睛,需要以心润之。你记住了生活中的最关键处,你才会慢慢写出其中的味道。最后,我们再读读这句话,细节描写,最关键处慢慢写。下课!(掌声)